前不久,在安徽省政府召开农机农艺融合发展调研座谈会上,奇瑞重工总经理王金富从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中,农机工业企业如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等方面与代表们交流了体会和实践,并称奇瑞重工在这个发展中受益匪浅。
在此次农机农艺融合发展调研座谈会上,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在发言中指出,“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是农机工业企业的重要责任。”农机是农艺实现的技术手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农机要以农艺和现代农业发展为服务方向,只有通过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深度融合,才能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的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得到应用,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的关键所在。
此外,王金富表示,实现农机与农艺有效融合,必须从农机和农艺两个方面着手。在农机发展方面,要树立农机主动服务于农艺的理念,要从加强农业生产信息研究入手,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及服务推广等环节要适应农艺技术要求;在农艺发展方面,要建立农艺积极向农机靠拢的理念,要从农作物良种良法及生物学角度加强科研和创新,开发优质高产并有利于实现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新农艺等,为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随着农机农艺融合的相互促进,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国农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农机开始与农技、与数字化、精准化结合,农艺进一步精细,但从推进发现的问题来看,农机农艺不仅要结合,更要融合,即农艺在改进时就要考虑由农机来实现,同样农机设计时,就要考虑如何满足新的农艺要求。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农机农艺融合的问题较多,从本质上来说,有主观、客观及相互协调方面的问题。在主观方面,农机农艺从科研到管理行业分工,难免“各自为政”,自说自话,在遇到问题时有时相互推诿,导致不融不合,或合而不融;在客观方面,专家试验的新农艺与现实规模生产的大农机不相适应。另外,我国农机基础工业仍存在薄弱环节,产品制造的材料、工艺以及零件加工制造的精度、可靠性不高,对农艺的适应性较弱。在相互协调方面,缺乏抓紧、缺少机制,往往说的多,做的少,专家提的多,真正从机制上、模式上拿出可行解决措施的少。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