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的早前损坏,是指新建公路投入使用以前以及公路使用初期而过早破损。造成公路早期损坏的原因很多,不合理的设计、不规范的施工、不科学的养护管理等,但超限施工机械对公路的破坏尤为严重。
农村道路多为三、四级公路,根据其使用性质和任务,一般设计荷载为汽车-10级,其路面结构为石灰土做基层,沥青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做面层(即设计标准:灰土两层,厚26-30厘米;油面宽5.5-7米,厚3-5厘米)。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石灰土厚15厘米以内,须用12-15吨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度要达到95%以上,经过适宜的养生,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可以罩面了。近几年来,随着公路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筑路公司和企业得以迅猛发展壮大,施工机械逐步现代化和大型化,它们在参与低等级公路的施工时,往往忽略了大型施工机械的合理配置及应用。
2003年,笔者在参与一条三级路标准的县乡路施工时,在灰土完工检查验收过程中出现,其强度、标高、路拱均符合设计标准,但在油面完工检查时发现,路面标高,路拱出现明显偏差变形,经检测油面厚度没问题,判定是罩面施工期间使用大型运输车辆造成路面变形。该路设计技术等级三级,计算荷载汽车-10级(轴载限值6-10吨),而在实际施工中的太脱拉、新解放143自卸翻斗车,载重时其轴载质量分别达到21吨、19吨,大大超过了这条公路的设计荷载标准。按照“汽车对路面的破坏作用与汽车轴载质量的4-5次方成正比”这一理论,参与施工的太脱拉和解放143翻斗自卸车,每载重行驶一次,相当于标准轴载车辆行驶38次和26次,可想而知一场罩面工程结束,灰土基层要承受多大的冲击,有时为了赶工期,不待养生期结束就急于罩面,造成地损坏会更大。也就是讲,这条公路还未投入使用就受了严重的内伤,影响了它的使用寿命和质量,造成公路路面的早期破损。
因此,公路施工中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十分重要,它不仅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而且对避免浪费和创造经济效益也有积极作用。重视施工机械的合理应用,对于高质量、高效益的推进公路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