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企业动态
山工机械
群雄齐聚 风电大佬坐论市场刀光剑影话未来
www.6300.net   2014-11-05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歌美飒风电(天津)有限公司中国区CEOJoseAetonioMiranda: 做正确的事情很重要

  歌美飒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我们引入了G58,当时非常受欢迎。第二阶段是2012到2013年,进入低潮期。但2014年,我们在中国又非常成功,装机容量超过700兆瓦。

  为什么我们能够实现这样的复苏?主要是因为过去我们没有正确的做法。起初我们想在中国推广4.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但后来觉得这实际上并不合适,于是,我们就开始关注适合中国市场特点的产品,比如针对高海拔特别是台风地区,或是在太平洋沿岸的沿海地区,针对低风速、低气温区开发产品。而这种不同的关注点,使我们在市场上的位置又出现了进一步的提升。今年我们又接到很多订单。

  现在我们又看到了新一轮合作的浪潮,也就是国际品牌和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而这在运维方面尤为重要。过去一年,我们的很多同事,包括国内的供应商,都已经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做出了很大成就。很多的国内企业也都做到了这一点。在中国,在风电行业里,我们可以做到运维方面的合作,作为一个国际品牌,我们可以帮助中国市场。此前我们帮助中国风电市场提升产品的质量,现在我们又转为关注进一步提升运维的质量。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刘琦:我们和西门子还没到离婚那一步

  我国风电尽管发展得很快、容量很大,但跟发达成熟的市场相比,问题要多得多。但最大的问题还是市场急功近利,缺乏理性。早期许多企业一味追求速度,忽视了质量、可持续发展。原来每次都能坐在台上的某些企业,现在消失了。好在现在大家已慢慢认识到了。

  目前在风能方面上海电气和西门子的婚姻依然存在,小家庭还在过日子,但日子过得确实不太理想,磕磕绊绊的事非常多,双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婚姻模式最初的顶层设计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交易结构太复杂,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说得好一点,这个婚姻快两年了还在磨合中。毕竟上海电气跟西门子在火电领域的婚姻非常愉快,取得了很大成功,我们希望风电也能成功。但风电产业的特点跟火电有很大不同。

  现在我们已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所以上海电气的风电跟西门子还没有走到离婚这一步,实际上这个家庭在经营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接下来我们还会做一些新的调整,这个婚姻仍然会维系下去,并把西门子全球先进的风电技术、海上风电领先的经验和国际化的项目管理经验,与上海电气本土化的优势结合起来。我相信合资公司会走得更好,但是一定要避免出现其他外资企业在国内所经历的这么一个过程,也要避免重蹈过去合资企业的覆辙。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斯建龙:我们一直在坚守

  如果从风力研究所开始算,我们做风电已有将近40年历史。这么多年,运达在中国不温不火,我想跟我们的出身相关。运达出身于机械制造行业,不光是没有一个好爹,连远房亲戚都没有。2001年运达成立之初的13个人,目前还有10个人在:3个高管,7个中层——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在坚守。从2009年到2012年,由于市场低迷,运达没能跨上一个台阶。从2012年开始,我们慢慢地在中国装机排名榜上往前走,到2013年进入到了前十。

  运达这些年都在坚持什么?从2012年开始,1.5兆瓦风机的叶片从82米发展到了88米,联合动力甚至推出了97米,2兆瓦的叶片则从90米发展96米再到目前的115米成为主流———叶片会无休止的长下去吗?未来的低风速是要进一步提高效率还是进一步把叶片升上去?现在投资方和主机厂都不确定5年之后、质保期之后投资商是否还有如期收益。对主机厂而言,你的机组在10年或者是12年时会不会面临大部分更换的考验?我们对市场的反应更加小心、更加谨慎一些。

  运达在风电市场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经过仔细分析、考量和评估,我们认为,在现在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的市场里,品牌化是惟一一个可以让企业走得更远的战略。运达会持续地坚持技术创新,以品牌经营作为企业未来5年中期的战略规划。

  通用电气中国可再生能源事业部总裁李枫:起了个大早 赶了个晚集

  GE在中国的风电发展也算是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早在2005年,我们就开始谈论怎样引进兆瓦机的技术,但这几年我们走了一些弯路。

  其实合资就是“结婚”,你在找你的另一半。很多时候我个人很认同门当户对,它包含好几层含义。在谈朋友时,可能离得越远越有吸引力,但合资可不仅仅只是做完合资这个工作,而是怎么样过日子。它不仅仅是产品的融合,很多时候还是大家的理念、沟通,更多是文化的融合。只有把这些看得更重,大家才能求同存异,更好地走在一起,而路上肯定会有磕磕绊绊,但我们应互相配合工作。

  至于我们和哈电的合资不成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应更好地往前看。而GE在美国相对比较成功,既有市场因素,也有行业因素。我很高兴地看到过去十年中国风能行业的飞速发展,也很看好中国的风能市场。我相信GE也会在中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有一份我们可以做出的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