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德国、意大利等数十个国家的近百家农机企业强势进军本次武汉农展会,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的国际化程度再上一个台阶。而随着国际农机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市场,中外企业经营理念、营销模式等方面的不同在农展会这个大舞台上更加鲜明地表现了出来,颇有点“广场舞”遇上“华尔兹”的意味。
在展会上,国内企业绝大多数都把农展会当作了一个巨大的卖场。时风的一位工作人员漫不经心地告诉笔者:“农展会嘛,就是聚人气,要热闹。”抱着这样心态的国内企业绝不在少数,所以国内企业更加注重的是热闹,是吸引眼球。于是乎,农展会上国内企业大多数在这两个方面下工夫,跳起了“广场舞”。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搞起了互动,向观众发放小礼品,找几个模特来走秀或者策划一些小游戏,而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也变成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在五征的展位上,工作人员几乎是从早到晚卖力叫喊了一整天,重点是吸引观众来参加小游戏,巨大的声浪让人甚至有点头疼。反而让附近展台不少想看看产品的观众皱着眉头离开。
与国内企业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企业的展区显的“有点冷清”:没有花哨的活动,也没有烦人的噪音,有的是精心的布展和与企业理念契合的小细节,展示出优雅的“华尔兹”。在爱科的展台中央,一个示范农场的模型独具匠心:农场里从播种到收获,从施肥到深加工,所有的农机设备都是爱科的产品,于无形中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理念。而爱科连续多年展出的微笑墙,一张张用户的笑脸更是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用户的心。
另一个有意思的场景是,国内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将产品摆满了展区,恨不得要把这“寸土寸金”的展位给全部占满。然而,“人多”未必“势众”,这种清一色的布展方式不仅不能凸显企业的形象,反而还让企业特色和亮点主推产品淹没于展品的“排排队”中,只换得一个“泯然众人矣”的结局。与之相反,国际农机巨头的布展就显得有些“奢侈浪费”。纽荷兰在其偌大的展区仅摆放了五台产品,更是把最引人注目的展区中央位置留给了该企业的“小个子”——收割机械的核心“轴流滚筒”。然而,正是这种看似空旷的布局,却将企业的气势与实力展露无遗。
是“广场舞”还是“华尔兹”,从表面上看,其折射出的是企业对农展会的理解不同,从深层次上看,则是企业营销思路的差异。农展会不是大卖场,它不只是企业产品的展示,更是企业实力与形象的集中体现。同样的,企业营销也不能只是简单的产品买卖,更重要的是输出企业的价值与理念。
“广场舞”即使再热闹,也终究是一个娱乐健身项目,登不上艺术的殿堂。从“广场舞”变成“华尔兹”,结合企业价值与理念、改变营销思路是关键。从这个角度讲,对于包括中国一拖在内的国内农机企业来说,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