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山工机械
述评:中国租赁市场潜力巨大 行业崛起指日可待
www.6300.net   2009-09-14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中新社上海五月十四日电(李佳佳)随着GE、卡特比勒两大独资租赁公司正式获批落地北京,中国租赁业市场的硝烟再起。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浮沉之后,租赁业这个中国金融界“没落的贵族”如今正面临着“东山再起”的 ...

  中新社上海五月十四日电(李佳佳)随着GE、卡特比勒两大独资租赁公司正式获批落地北京,中国租赁业市场的硝烟再起。在历经二十余年的浮沉之后,租赁业这个中国金融界“没落的贵族”如今正面临着“东山再起”的大好时机。

  面对着中国入世承诺条款的逐步兑现,国外大型租赁公司在中国的促销租赁必将愈演愈烈。有鉴于中国租赁市场起步晚但市场潜力巨大这一状况,主题为“租赁服务中国制造”的国际租赁论坛将于今年六月中旬在上海拉开序幕。

  长久以来,“租不如买”、“制造商搞租赁不务正业”等观念始终占据着人们的思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共有一千多家从事租赁业务的相关公司,其中不包括房屋租赁公司。截止二○○二年,中国租赁营业额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但仍不抵美国租赁行业年营业收入的百分之一。这个被美国等发达国家誉为“朝阳产业”的行业,目前在中国仍因宣传力度的不到位、政策体系的不完善等原因,面临着无序、分散、弱小的尴尬局面。

  中国进入WTO,国外的制造业、租赁业正在大举进入中国,高新生产设备的涌入,使“如何避免重复投资,用最少的资金使用到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技术设备”成为摆在众多中国企业面前的一道课题。在这一方面,中国的三峡工程无疑开了一个“好头”,在耗资上千亿人民币的这一工程中,有很多巨型工程设备就是通过租赁的方式从世界知名的卡特比勒公司处获得的,从而节省了一笔可观的开支。

  中国众多中小型企业因缺乏能力购买生产所需的大型生产设备,为中国租赁行业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据统计,在中国近千亿元人民币的工程机械销售额中,就有百分之二十是由租赁投资商购买的,而众多的医疗印刷设备也有大多数是通过租赁方式投入使用的。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完善的立法对于发展租赁行业的重要性,中国人大日前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中国商务部“牵头”,举行融资租赁立法框架的座谈会,解决目前制约中国租赁行业的融资租赁资格限制等立法管理问题。中国政府对中国制造业厂商和租赁公司在法律制度上的“松绑解套”,正在为中国租赁行业的“新崛起”提供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