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山工机械
中国首次提出中性财政政策能否应对局部过热?
www.6300.net   2009-09-17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斥资百亿元兴建的中央电视台新办公大楼工程被叫停了,这是个需要权威部门再确认的消息。但是,“中性财政政策”真的来了,这是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的。

  在实施了8年积极财政政策之后,中国首次提出了“中性财政政策”。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的一句话,让“中性财政政策”这个词和中国宏观经济一起出现在国际财经媒体的一版。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看到身边很多正在修建的大楼被叫停时,可能意识不到这和中国宏观经济的政策变化有关。据悉,北京市发改委出具停建意见的工程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他们已查出的违规建设,包括不少党政机关办公大楼、在建的高尔夫球场等。具体处理方案等待国务院文件通知。

  金人庆上周在上海全球扶贫大会闭幕式上提到了“中性财政政策”这个词。他说,中国将由实行积极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转向实行中性财政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风险。这一说法立刻引起了国际媒体的注意,成了世界财经新闻的热点。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北京安邦集团说,虽然中国淡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个趋势,但官方提出“中性财政政策”还是首次。

  金人庆说,中国自1998年起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抵消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政策帮助中国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困扰。而目前,中国部分行业和地区出现了过度投资现象,有经济过热的危险。外界评论说,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表明中国政府将加大财政政策在此轮宏观调控中的力度。

  财政部下属研究所刘尚希研究员说,不敢期望国家实行中性财政政策能对此轮“退热”起到太大作用。他判断,金部长所说的中性财政政策,并不是专门针对此轮局部过热出现的。事实上,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其使命,淡出是迟早的事。有关部门也一直在研究。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从积极转向中性,意味着财政支出的进度放缓,这在当前是必要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说,财政政策由积极向中性转变,这是很自然的,表明单一的货币政策调控还未到位,需要财政政策来配合辅助。

  专业人士从今年各部委的文件和行动看出,财政政策由积极向中性的转变已经早有动作。5月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其中将调控的行业从原来的3个扩大到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医药、印刷等九大行业。外界看来,此次金人庆的说法更是明确了这一政策的转变。

  贾康认为,中性财政政策的“度”,从财政支出这一含义上讲,就是支出的进度降低,这从今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开始减少可以看出一二。

  财政部一位副部长日前透露,可能采取将预算中已确定的建设性支出向后推迟的办法,来抑制经济过热;同时还将履行给企业出口退税的承诺,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措施”。

  同时,央行、财政部决定减少2004年凭证式国债发行计划,发行总额从1100亿元减为900亿元。外界认为,这一系列信号表明,在此轮“退热”中,财政政策“要发言了”。“即使中央政府马上开始实施中性的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但作为政府系统一部分的地方政府,能否协调一致地停止扩张呢?”许多学者担心这个问题。

  刘尚希研究员认为:“在这一轮局部过热中,地方政府是推波助澜者。”他认为,地方政府主导的许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正是靠行政手段实现的。如今,中央以行政手段对付地方的行政手段,是“以毒攻毒”,效果明显。

  今年前两个月,中央项目投资只增长12.1%,地方项目投资增长高达64.9%,增幅同比提高24.7个百分点。有些地方热衷搞形象工程,这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猛、规模偏大的主要拉动力量。

  中国社科院程选研究员说,地方政府多是“以加速本地经济发展为目的”进行扩张的,但是它们进行投资计划安排时,很少顾及给本地人民、本地经济及下届政府带来的债务负担和环境负担。

  程选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国家需要尽快采用包括行政手段在内的各种措施,约束地方政府的扩张行为。他说,宏观调控措施的着力点不应直接针对“局部过热苗头”———看到哪个行业出现“超常规”增长,就在哪个行业“灭火”。

  程选说,当前宏观政策调整应该减少对货币政策的依赖,转而更多地倚重财政政策;尽快停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果真,学者的话音刚落,“中性财政政策”说来就来了。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