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从科学发展观来看,“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倡导,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经济正趋向形成欧盟、北美和亚太区特别是东亚区三大板块,区域间的竞争正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就亚太区而言,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明显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清迈协议》的签署、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的倡导等等,都是亚太区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从这一视角看,应将“泛珠三角”经济区发展,提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以更有效统筹区域内各省区的合作与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江: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工作中,将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加强区域合作是规划的重点内容。
国家将重点支持泛珠三角区域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口岸安全畅通,加快跨省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化港口、公路和铁路物流交通网络,加强电力、能源及矿产原材料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