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鞍山民营钢铁企业由于工艺装备水平落后、产品结构雷同、产品质量较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等自身原因,大多数被列入淘汰项目。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对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钢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重组,是使民营钢铁企业重新获得生机的“良方”。这是昨日记者从鞍山市非公冶金行业整合资源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鞍山的民营钢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最大的民营钢铁联合企业年产钢仅为50万吨。其余厂家大多数为购坯轧材的单一轧钢企业,品种为单一的棒材和型材产品,暂时能够生存主要是依靠一些中频炉炼钢提供的连铸坯。2005年后中频炉将全部被淘汰,这些企业也将面临“无米之炊”的窘境。在一段时间内,不少民营钢铁企业生产的钢材,规格和国企生产的完全一样,价格略低于国企,产品颇为畅销。但由于质量不高,造成个别工程因为使用这些钢材而引发安全事故,导致民营企业信誉度下降。
针对这种现象,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对这些民营钢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鼓励民企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如果再引导和培植现有民营钢铁企业中的2—3家转向电炉炼钢的特殊钢厂和板材深加工工厂,鞍山民营钢铁企业的产值将比现在翻4—6倍。鞍山民营钢铁企业用于生产的主要原料大多来自鞍钢,鞍钢集团则有实业开发总公司、建设总公司、机械制造公司等全资子公司,在双方互利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由政府牵线搭桥也可以进行整合、重组,进入鞍钢集团下属的二级公司。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