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仓储协会数据显示,企业每年在仓储环节的投入占总运营成本的 18-25%,其中仅因管理不当造成的隐性损耗就超 37%。人力成本更是以每年8%的速度持续攀升。仓库,本应成为企业运营利润引擎,却反而变成了“成本黑洞”,又该如何破局而出?
据悉,中力W@W 数智新仓解决方案,正以“空间利用革命”与“全流程数智化”双轮驱动,为企业破解仓储困局提供了全新答案。
货架革命:1.74 米窄通道,盘活仓库“隐藏空间”
“仓库又满了,要不要租个新库房?”这是不少仓储负责人常面临的选择题,但扩建或租仓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投入。中力数智新仓的核心突破之一,就是让现有仓库“更能装”——针对传统货架,将1.74米窄通道设为标准,相较常规通道直接节约 40% 的占地面积。这意味着,原本能放10排货架的仓库,现在能多放 4-5 排,无需额外投入场地成本,储位数量就能大幅提升。
极窄通道的堆垛人工作业挑战多,安全隐患高。针对这一痛点,中力数智高位货架匹配了双侧叉窄通道堆垛机器人,载重可达1.5吨,起升高度达13米。最关键的是,无需车辆主体转动,货叉智能左右平移就能精准叉取货架左右两侧的货物。并且,车辆直线行驶横向偏差≤1cm ,精准导航既解决了窄通道操作的难题,又避免了货物碰撞、错位带来的损耗,让“小空间”也能实现“高效存”。
此外,从物料入库、存储、出库全流程均由中力DAS工厂数字化进行管理,可实时了解物料状态,同时可对接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更智慧、更有预见性的物料管理。中力数智新仓掀起货架革命,让库存管理变得自动化、可视化,快速迈入“智慧仓储”时代,为企业降本增效注入新引擎。
密集堆垛:降本增效,大中小企都能玩转数智化
提到仓储智能化转型,不少中小企业会担心“要推倒重建,大幅改造”。中力数智新仓的智能密集堆垛解决方案,恰恰打破了这一认知—— 无固定货架、无边界存储,多种物料载体都能堆叠,不用大幅基建改造,柔性化适配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中力数智新仓密集堆垛仓储可由DAS数智系统管理,实现存储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同时24小时不间断运行,黑灯理货,极大节省仓库面积及运营成本!
以 960 个储位为例,中力密集堆垛相比传统 3 层货架,总成本直接下降 41%,5 年就能为企业节省上百万元。支撑这一降本效果的,是中力前移式机器人的硬核性能 —— 载重1.2吨、前移距590mm、起升高度5.5米,堆垛误差不超过2厘米,既能实现高密度存储,又能保证货物精准出入库。更重要的是,它能24小时“黑灯理货”,不用支付夜班人工成本,也避免了人工熬夜操作的失误率。
可以看到,“未来的仓储,不是比谁的库房大,而是比谁的管理更智能、空间利用更高效。”而中力 W@W 数智新仓的价值,正是帮企业跳出“仓储内耗” 的循环,用“空间+效率”的双重革新,让数智化真正落地到千企万厂的日常运营中。当仓储“成本中心”变成“增效引擎”,企业的降本之路,自然也走得更稳、更远。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