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山工机械
“中国因素”尚需强大金融支撑
www.6300.net   2010-09-07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近一年来,国际金融市场越来越关注中国经济数据、宏观政策的变化。中国证券报认为,“中国因素”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增长的必然结果。但在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中,“中国因素”仍 ...

  近一年来,国际金融市场越来越关注中国经济数据、宏观政策的变化。中国证券报认为,“中国因素”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是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增长的必然结果。但在当前国际经济格局中,“中国因素”仍存在诸多“短板”,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在具体行动中加以修正,切不可盲目乐观。

  说起“中国因素”,今年有两件事最具代表性。一是年初中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令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瞬间急挫。澳大利亚央行前所未有地表示,中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其停止加息的重要原因。加拿大和韩国央行也将中国经济形势视为决定该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二是9月初,在各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中,超出预期的中国PMI与美国PMI数据联袂支撑美股和商品市场走强。

  其实,近年来“中国因素”之所以日益受重视,虽然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实力此消彼长的因素,但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的快速成长和中国资本实力不断增强是最主要的原因。总体来看,支撑“中国因素”迅速崛起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中国经济对全球贡献不断增加。发达经济体增长前景低迷,美国和欧元区未来两年平均增长率预计在2%以下。占全球GDP总量接近十分之一的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发动机。

  其次,中国向世界输出需求。近三年,中国进口额增长率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一倍以上。美国向中国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比重从2004年的3.0%升到2009年的4.5%。中国成为全球原材料的重要进口国,在澳大利亚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6%上升到2009年的25%,在巴西总出口中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4%上升到2009年的16%。

  再次,中国向海外提供资金。2002年到2008年,美国发行的国债有23%由中国购买。日本、韩国国债市场上频现中国的身影,受主权债务危机重创的欧洲国家发行国债更是获得了中国的宝贵支持。

  “中国因素”影响日增令人欣喜,但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国经济和金融实力与西方老牌经济强国相比,不仅存在“量”上的差距,在“质”上更不可同日而语。概括来说,在国际金融博弈中,中国尚存在三个明显的“短板”。

  一是缺少发言权。金融产品定价权被美欧诸国牢牢把控,在游戏规则方面中国还没找到可介入的空间。

  二是缺失产品链。当今全球金融产品市场是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中国参与程度极其有限。例如,权威的汇率品种美元指数并没有把人民币纳入其中作为对手货币。

  三是缺乏软实力。每当全球出现衰退或者突发重大事件时,由于软实力不足,全球资金总是涌向美元、日元和瑞士法郎。中国要获得全球资本的高度认同尚需时日。

  中国证券报认为,要真正成长为一个经济强国,必须拥有雄厚的金融实力,“中国因素”需要强大的金融实力做为坚强后盾。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既要建立起从固定收益产品、股票到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具有极大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形成从资金融通到资金配置和交易的综合产业链,为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培育有效平台;又要打造从银行、投行、基金到金融信息服务媒体的完整竞争主体,为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提供人才保障;更要坚持走出去战略,稳步、有序推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扩大资金的双向流动,为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创造基础条件。

来源:中证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