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山工机械
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
www.6300.net   2010-09-14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推动重大装备国产化,必须紧密依托重点工程,以需求拉动研发,以需求提供市场,这是我们二三十年来致力于装备国产化的一条成功经验。”在9月1日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能源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发展 ...

  “推动重大装备国产化,必须紧密依托重点工程,以需求拉动研发,以需求提供市场,这是我们二三十年来致力于装备国产化的一条成功经验。”在9月1日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能源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肯定了我国重大装备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在市场机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行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据统计,近几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28%,远远高于GDP的增速,也高于整个制造业的增速。目前装备制造业对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25%,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超过50%。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难发现,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张国宝说,“在各个主要的能源装备领域,通过确定一批自主化依托工程,我国的国产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利地保证了能源建设的需要。”

  他指出,“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以比喻重大工程与重大装备两者的关系。”

  众所周知,重大装备研制技术难度高、前期投入大、制造周期长、首台套应用推广难度大皆是导致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失灵”的原因。因此张国宝强调在重大装备研发和推广初期,必须加强政府的协调和组织,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制造单位和用户单位的意见,组织国内一流制造企业合作研制,特别是要落实自主化依托工程,解决首台套自主化设备进入市场等问题。

  “如果没有示范项目依托,即使研制成功了,也难以推广应用。”这是张国宝多年来的切身经历和体会。“我上世纪80年代就在国家计委机电司工作,当时重大装备国产化的难度很大,机械制造部门把产品研制出来了,用户部门不相信,首台套进入市场经历了很多困难。”

  张国宝介绍说,在电力领域,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了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其中,60万千瓦发电技术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国产60万千瓦机组差点夭折。后经协调,天津蓟县电厂允许上马哈电集团60万千瓦示范机组,这才扭转局势,推动了国产60万千瓦机组的大面积应用。

  据张国宝介绍,如今我国发电设备等电气产品的生产能力已位列世界第一。清洁高效的发电技术和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普遍应用;国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已批量生产并投入运行;自主开发的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些性能指标甚至超过国外水平。同时,针对北方缺水地区研制的30万、60万千瓦空冷火电机组已实现国产化,较常规水冷机组节水75%以上;100万千瓦空冷火电机组也已经完成研发,华电灵武二期两台机组将于明年投入运行。

  与此同时,三峡水电机组、LNG船、重型燃机、风力发电机组、长输管道、核电、特高压输电设备等装备自主化工作在政府的协调组织下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他表示,从这些实践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能源重大工程为重大能源技术装备提供了应用的平台。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又大幅降低了能源项目的建设成本,给项目业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增强了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活力。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