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国内钢铁企业来说,加强国内外铁矿石资源的可控量也绝非易事。
一位矿业人士表示,一些企业有意图参与海外矿产勘探项目,考察时才发现,根本接触不到当地最优质的矿产资源,一些可以批准勘探的资源还面临铁路、港口交通不便、运力饱和等困难。钢铁业微利或者亏损时代到来在姚永波看来,我国钢铁业门槛低,进入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较多,导致过于分散,集中度太低,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一直处于劣势,缺失话语权,我国钢铁业或将走进微利或亏损时代。他建议钢铁行业的兼并应注重导向,用市场的手段,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防止"拉郎配"。
他表示,如果这种局面延续下去,我国钢铁业将重蹈大豆压榨企业的覆辙,因没有定价权,大批企业倒闭或被外资收购,使民族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和损害。
事实上,我国钢铁企业从未放弃走出去的步伐。
有外媒报道,日前,台湾中钢公司和内地宝钢集团正计划联合投资海外铁矿。双方的具体合作方式尚未透露。11月17日,中钢公司也证实了双方的结盟,中钢与宝钢都需要寻找原材料,此次合作对两家企业都有积极作用。
11月16日,武钢宣称与委内瑞拉矿业集团达成了首个铁矿石"中国价"。武钢透露,近日,武钢与委内瑞拉矿业集团公司达成五方协议,依此,武钢将在委内瑞拉长期采购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低于2009年度日本钢厂与三大矿山达成的首发价。
不过姚永波建议,要进一步削减具有进口矿资质企业数量,这样既避免过度炒作,又提高谈判话语权,为钢铁行业兼并重组铺平道路。他称,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矿山属于兼并范畴。目前我国企业和个人在海外投资的矿山过于分散,形不成规模,且投资大,见效慢。这种零敲碎打的投资方式不能有效打破矿石巨头的垄断局面。
因此,应由国内具有海外投资经验的企业为主导,兼并已经在海外投资的矿山项目,并且规划和寻找下一个投资目标。同时我国政府应给予风险投资、银行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
我国钢铁业长久以来屡被指责大而不强、无序竞争且利润率低下,产能过剩一直是困扰该行业的痼疾。中国钢铁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纳入统计的77户大中型钢企销售利润率仅有2.84%。
姚永波因此建议,我国应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集团,鼓励发展3-5家产量5000万吨以上的大钢铁集团,同时再发展六七家1000万-3000万吨级的较强实力钢企,把前十大钢企的产能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