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水利:长久惠民之计
水利建设,不仅要为百姓构筑防汛防台的“安全网”,还要让遍布浙江城乡的万里河道水清流畅,让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让粮食生产用水有保障,蔬菜花卉用水节约利用……让水真正惠泽民生。
万里清水河道建设,极大改善了我省农村村容村貌和生活生产条件。据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主任陈永明介绍,眼下全省各地的农村河道整治正深入开展,河道生态建设方兴未艾,许多农村的清水河道工程完工后将成为集防洪排涝、灌溉引水、生态景观、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大大提升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
未来五年,我省计划对集雨面积在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120条中小河流开展治理,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项目251个,开展河道综合治理长度1200公里,完成治理长度1000公里,完成投资62.4亿元。
兴修农田水利,还要让百姓喝上放心水。我省实施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就是要解决农村的饮水安全。过去几年中,仙居偏僻的小山村、玉环的海岛渔村、景宁畲族的大部分民族村……流出了清亮亮的自来水。全省农村饮水自来水覆盖率从2002年的62%提高到现在的95.8%以上。
百万亩喷微灌等重点工程,大大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在宁波许多农业大户的田地里,喷灌如喇叭花般散开,全市喷微灌普及率已达8.5%,作物浇水的自动化程度全国领先。在政府的大力补贴下,农民尝到了甜头:浇水施肥的人工投入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成本下去,效益直线上升。
至今,我省已有经济型喷滴灌示范项目228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10万亩,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达14.5亿公斤,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接下来,我省将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深入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百万亩喷微灌工程”,加快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开展杭嘉湖圩区工程建设。
未来几年,我省还将完成滩涂围垦5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3000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宽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
水资源调配:促进区域资源平衡
当前正值北方大旱,严重的干旱将导致北方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减产,严酷的事实再次为水资源不平衡的浙江敲响了警钟。
我省水资源总量虽丰富,但人均拥有量相对不足,时空分布不平衡,面临着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双重难题,对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显而易见。
通过一系列水利大项目的实施,我省千方百计强化水资源保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跨区域引供水的综合协调能力,破解水资源不平衡的历史难题。
始建于2005年12月的浙东引水工程是我省史上跨域最广、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堪称我省调配水资源的一个大手笔。今年,该工程迎来历史性节点――雄居在萧山区义桥镇的浙东引水萧山枢纽工程今年将竣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我省环杭州湾产业带生产要素高度集聚、水资源需求量大的矛盾。
“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正在加紧实施。曹娥江大闸已经建成投入运行;湖州老虎潭水库、常山芙蓉水库、三门佃石水库等一批水源工程及玉环引水、洞头陆域引水等一批引水工程已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舟山大陆引水二期工程、长兴合溪水库正抓紧建设;顺溪水利枢纽已经开工……
五年内,我省将建成合溪水库、钦寸水库、萧山引水枢纽等水源和引调水工程,开工建设朱溪水库、好溪水利枢纽、舟山大陆引水三期等工程。加强跨地区跨流域引调水工程的管理,构建浙北、浙中地区水库群联合供水、台州“北水南调”等区域水源联网联调工程格局。
水资源管理也紧紧跟上。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制定八大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全省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及相应管理办法……努力使水的调配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够用、好用的水资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