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水利设施造福于民。
“十二五”时期,门源计划投资24亿元,重点推进区域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农田灌溉、人畜饮水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13个方面建设。其中,计划投资128140万元实施浩门河沿岸万亩灌区、改造修缮全县10个灌渠;投资392万元维修全县16个提灌站;投资5375万解决45个村人畜饮水问题;投资7410万元修建全县牧区5个饲草料基地灌溉工程;投资6363万元实施大通河流域生态治理、老虎沟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石头峡水库上游水源地保护等工程;投资33226万元实施大通河及其他支流225.55Km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投资9037万元治理全县6个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58.3KM;投资17908万元治理易发洪灾重点乡村、险工险段河道86.25km。
通过项目的实施,全县农牧区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水源保证率达到95%,解决3.88万人,44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困难问题;渠系综合利用系数提高至65%;综合亩均毛灌溉定额350 m/亩,节水灌溉面积将达到20万亩;新增牧区饲草料基地灌溉面积11.32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8.3km2;全面完成北山灌区、浩蕙灌区、大滩灌区及红山灌区4大万亩灌渠水管站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信息科技化,水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