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分析
山工机械
工程机械行业:回归理性发展的机遇
www.6300.net   2011-11-03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至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今年二、三季度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计的销量“跳水”是“降温”还是“寒冬”,与会嘉宾意见不一:(1)部分嘉宾认为,2010 年及今年一季度的销量异常火热(及提前过度透支)导致今年 ...
(5)整合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资源、适时兼并重组,应对市场规模增速的放缓;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形成中国工程机械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共同维护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品牌形象;制定行业规范,避免部分厂家为了追求短期利润引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恶性竞争。

  4、市场回调过程中,行业不得不面对两个残酷问题:产能过剩与恶性竞争。

  市场回调是机遇,营造高品质产品的竞争环境也是符合国际发展规律的;但目前行业不得不面对两个残酷的问题:产能过剩与恶性竞争。内资企业巨资投入提升市场占有率,但竞争手段同质化、技术积累待完善、对风险的防范不足,市场与渠道无法支撑众多参与者同时有效率的发展。

  1) 组装产能过剩已得到行业共识:市场规模增速开始放缓,但行业组装产能(尤其是低端产能)正急剧增长。较为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大多是上市公司,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并且前两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形势很好,企业(包括很多行业新进入者)纷纷投资扩大产能。按现有产能来看,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不足;在此轮调整过程中,低端产能会被逐步淘汰。与会嘉宾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看法不一(我们倾向于认同第2 种看法):

  部分公司认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非常严重,将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挖 掘机行业产能已达40 万台左右,将超出今年全年的挖掘机销量至少100%。同时,部分企业的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会大幅上升,极其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资金实力、应收账款管理及库存管理能力。

  部分公司认为产能过剩问题远没市场预期的那么严重,部分企业较早地采取了激进式减产措施,并暂停了原材料采购及部分扩产项目;并且由于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仍受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产能限制(或受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主动收缩产量而限制),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的产能过剩是指组装产能已经过剩,但真正生产能力并未过剩。

  2) 在需求疲软而企业普遍追求市场份额的背景下,行业担忧恶性竞争,包括激进促销、放宽产品成交条件(如降低首付比例甚至零首付)、过度承诺回购等。这种非理性侵略竞争将降低行业整体的利润空间,增大财务风险,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破坏品牌形象。

  3) 关于市场此前比较担忧的价格战(尤其是挖掘机行业价格战)问题,我们认为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内资厂商的关键零部件自供率还较低,主要依赖进口,依靠结构件和低端零部件生产及组装获得的利润空间仍较小;内资厂商突破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预计还需5 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外资品牌由于其产品的高端定位战略、利润考核指标、产品研发的持续高投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维护其较为发达的二手机市场稳定的需要,主动打价格战的可能性较低,即使其市场占有率有所降低。

  5、我国挖掘机市场景气拐点:悲观预计2013 年2 月,乐观预计2012 年4 月,中性预计2012 年三季度。

来源:腾讯财经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