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10 月20 日,潍柴迎来了65 周年华诞。历史常常出人意料:当1946 年10 月那家造军械的小手工作坊诞生时,没有人能想象到65 年后,她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即便是在谭旭光接掌濒临破产的潍柴的1998 年,也没有人敢预言她能否浴火重生,更没人敢憧憬她会在接下来的13 年时间里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
“即使把同样的厂房、设备、技术、制度、资金等全部整合起来成立一个新公司,也无法打造出第二个潍柴,因为承载于潍柴人身上的企业文化是专属潍柴的宝贵无形资产,别人学不会、偷不走、买不来。”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说。
65 年来,潍柴“自觉”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像接入了活水的池塘一样,总能够根据时代的需要,自觉地不断进行更新,持续保持新面貌,并持续助推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做就负责,干就到位”这掷地有声的八个字,是执行力文化最有力的表述。1998 年,谭旭光在上任后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约法三章”:一、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二、铺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三、以身作则,清政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坚决不做。之后,公司开展的机构精简、分配制度改革、技术改造、营销创新、资本运作等各项变革和创新行动中,执行力文化如影随形。没有谁比经历过最困难的1998年的潍柴人,更能深刻体会什么是危机。如此强烈的危机意识,极大地激发了潍柴人的激情,一直支撑潍柴人居安思危,不断进取,持续创新。2007 年,在战略重组湘火炬后,谭旭光提出了“包容、沟通、责任”的新文化理念。包容就是要博采众长,用包容的行为合作共事,实现文化的兼济天下;沟通是一种手段,用于增进相互理解,形成统一意志;责任则意味着打造世界重卡、动力系统及汽车零部件驰名品牌,建设国际化集团,肩负起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任。在潍柴收购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的过程中,“包容、沟通”的企业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法国博杜安公司是法国百年发动机企业,在欧洲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2008 年金融危机时,被潍柴所收购。但尽管陷入了艰难的境地,当时的博杜安公司员工却对收购表达了强烈排斥。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落后国家,不可能有好企业,被并购心有不甘。更糟糕的是,在此之前,博杜安公司先后被几个外国资本玩家购买,并反复被欺骗,对此员工们心有余悸。潍柴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在收购完成前,潍柴主动以朋友的身份邀请博杜安的高管团队到潍柴参观、座谈,请他们看看潍柴的实力和诚心。这一看,工会负责人的态度完全转变,回国后主动对员工做起思想工作,认为潍柴是一家世界级发动机企业,而且还是一家专注于产业链经营的大公司,是一个好股东。柳暗花明。经过两年的整合,目前,法国博杜安公司已经成为潍柴品牌进入欧洲的桥头堡。
2011 年是潍柴的“感恩年”,潍柴将感恩文化逐步导入集团文化。通过一系列活动,潍柴积极营造了感恩氛围,突出了“感恩企业、感恩员工、感恩客户、感恩社会”的主题,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人力不是成本而是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和员工都要学会感恩,感恩代表的是一种阳光、健康的心态,能让人快乐的工作和生活。”谭旭光说道。
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原动力。很多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但能真正有效推行企业文化,让它根植于员工心中并自然而然地外化于行的企业,并不多见。而潍柴当前正在努力做的,就是继续自觉构建企业文化软实力,挖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