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山工机械
广西柳州:自主创新赢市场 转型升级大跨越
www.6300.net   2011-12-22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301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岁末年终,柳州市捷报传来,振奋人心。  回眸2011年,柳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铿锵,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创新调整、产业升级,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向纵深推 ...

  301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岁末年终,柳州市捷报传来,振奋人心。

  回眸2011年,柳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铿锵,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创新调整、产业升级,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向纵深推进,“五大工业升级行动计划”付诸实施,“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方兴未艾,工业综合实力现实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跨越。

  特别是汽车、冶金和机械三大支柱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柳州汽车产业园工业总产值跨上1000亿元台阶,成为全区首个千亿元园区。该市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实现700亿元。

  20户强优企业亮点纷呈,柳钢、上汽通用五菱、柳工集团3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分别达550亿元、460亿元、220亿元,柳化集团和柳州供电局销售收入也超过50亿元。

  在这份亮丽的成绩单背后,依托转型升级,柳州工业凭借自主创新,打造出持续增长的强劲引擎。

  过去,传统产业、传统产品比重过大,支撑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曾是柳州工业的短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在保持柳州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前提下,以产品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成为该市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今年全国车市低迷,销量下降9.82%。但1-11月,柳州汽车销量却逆市飘红,突破150万台,同比增长2%以上。这得益于其龙头车企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结构,推陈出新,产品升级,抢占了市场先机。商乘并举的东风柳汽,在细分市场精耕细作,产品品质不断改善提升,尤其是风行景逸及菱智两大车型更新换代后,备受市场热捧,汽车销量及销售收入再创新高。1-11月,东风柳汽累计销售汽车12.95万辆,同比增长39%,销售收入达115亿元。其中乘用车销售8.9万辆,同比增长114%,本月底将突破10万辆,连续两年实现翻番。在全国MPV领域,其市场占有率高达19%,销量、增长率及市场占有率均位居行业第一。

  微车领军企业上汽通用五菱风头不减,前11月汽车销量118.7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微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6%,较去年同期提升了7个百分点,继续独占鳌头。

  8月上旬,广西第一款中型轿车宝骏630在上汽通用五菱正式下线,标志柳州由微车时代正式步入轿车时代,当月销量近1000台,11月销量提升至6000台,目前已生产下线2万台。这一合资自主品牌的诞生,提升了广西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发展新能源车,也是柳州汽车产业调结构的重点。作为广西首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五菱集团,近年声名鹊起,其自主研发的社区电动观光车、警务巡逻车等节能环保型新产品远销美国及东盟等市场。该集团将在广西柳州汽车城投资近100亿元,建设的新能源及轻卡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及一批零部件项目,目前已相继开始实施。

  如果说转型升级拓宽了柳州工业发展的新空间,那么自主创新,则成为柳州工业在困境下突破腾飞的强大引擎。

  柳工是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源源不断的自主创新,使该公司始终挺立产业潮头。今年,其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台欧Ⅳ排放装载机,亮相全球工程机械展示会,引起业内震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和“沙漠战车”CLG855N装载机新上市,备受市场青睐。依靠自主创新,柳工集团收获硕果:1-10月,其机械整机产量达5.4万台,同比增长9.6%;销售收入已超过180亿元,同比增长16.7%。截至11月,柳工装载机全球销量累计已突破25万台。

  中小企业依靠自主创新也能异军突起。8年前,柳州市志宝机械有限公司在柳州高新区成立,以生产压缩机为主业,当年产值只有60万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该企业曾一度徘徊不前。于是企业另辟蹊径,潜心研发,生产出安全性超过国家标准的电梯动力系统,并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凭借实力成为日立集团的供应商之一。现该企业已有12项专利、3项发明,门口已挂上“亿元企业”牌匾,其中80%的产值来自于高新技术,今年获认定为国家级高新企业。

  正大步迈向创新型特色园区的柳州高新区,近年来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同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汽车及其零部件、工程机械、新材料、生物及新医药、电子信息5大领域,“国字号”高新技术企业风起云涌。11月份,科技部确定41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柳州高新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创新产业集群榜上有名。该区最近又有18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使园区本类企业壮大至119家,在全区保持领先地位。

  依靠自主创新,“柳州制造”破茧成蝶,向“柳州智造”迈进。站在3000亿元新的历史起点,工业柳州正昂首阔步再出发。

  

来源:广西日报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