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宏观经济
山工机械
民资进入刺激铁路行情再现 能否复制2009?
www.6300.net   2012-05-22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每逢宏观经济增长放缓,铁路投资这辆大马车均担当起拉动经济的重任。  关于铁路投资的利好,近期频密出现。直至5月18日,铁道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更是被解读为行业的巨 ...

  每逢宏观经济增长放缓,铁路投资这辆大马车均担当起拉动经济的重任。

  关于铁路投资的利好,近期频密出现。直至5月18日,铁道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更是被解读为行业的巨大利好。

  从首个交易日的股价走势看,这则实施意见引发了整个铁路基建板块的大行情。

  同样的经济环境,同样是振兴铁路投资的政策,现在市场更关心的是,这波行情能否复制2009年的铁路行情,而这辆大马车此次又拉动了哪个行业的发展。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铁道部官网5月18日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宣称铁路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合规进入铁路领域”,并将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

  此次实施意见的颁布,确立了几个重要的原则,包括:以铁路运输企业为市场主体地位,要在市场准入、财务清务办法、运输管理、项目审批、接轨许可及公益性运输负担等方面,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而在盈利模式上,此次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铁路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支持铁路企业股改上市,创新铁路债券发行方式,鼓励保险基金扩大投资铁路的范围力度,通过项目融资、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等多种融资工具,为民间资本提供参与铁路建设的渠道和途径。

  对此,市场理解为一个对铁路行业建设的定向宽松信号,对于铁路建设的融资渠道放开门槛,有利于释放行业的活力和刺激投资的积极性。

  有利提高投资积极性

  回顾以往,铁路过去的“跨越式”发展依靠债务融资,“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 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6.3 倍,这主要依靠于铁道部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以及其他方式来筹措资金。2004-2010 年,铁路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资金从38.9%的占比逐年下降至14.2%,而贷款从21.5%上升至47.5%。

  而到了2011 年底,铁道部的负债率已达到了60.6%,总负债为2.41万亿元。数据显示,铁道部2011 年收入7963 亿元,净利润0.31 亿元,经营效益不太理想。同时,账上的流动资金紧张,长期不足1000亿。若再依靠债务的进行扩张和投资,恐怕难以有效持续。因此,引入多元化的资金参与铁路、投资铁路势在必行。

  本次实施意见发布,相关概念股一律飘红,而各研究机构纷纷发表报告看好。

  行业分析师认为,铁路设备行业将会从中受益;本次融资体制的改革既有利于稳定铁路投资规模,也有利于改善铁路设备的客户(即铁道部和各类运输企业)的经营效益。引入民营资本,将使设备行业的客户集中度有所降低,有利于改变铁路设备行业目前偏低的利润率。

  另一分析师认为有利于带动基建需求,促进水泥价格回暖;并认为水泥行业将从中受益。

  基建、配件、电气化配置、动车厂商受益

  由于铁路建设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投资,铁路建设一旦放松资金进入,与其相关的基建、钢铁、水泥、工程机械、机车及其零部件、信息、电子设备等多个行业都将受益。

  据行业分析师介绍,铁路建设将直接带动四个相关领域受益。当中有,基础设施建设,动车采购、电气化配置及运营服务及配件领域。

来源:投资快报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