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的最大困难是文化
谈起海外并购,谭旭光认为最难的还是文化融合。谭旭光在与法拉帝团队第一次见面时,向他们讲了潍柴集团“责任、沟通、包容”的企业文化理念,法拉帝说它非常认同“沟通、包容”文化,却把“责任”省略了。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就是第一责任。
虽然已并购多家海外企业,经常在国外出差,但谭旭光依然不适应吃西餐,每次去欧洲都拎着一大包方便面。但比饮食更大的差异是文化,包括语言沟通、生存环境、思维行事方式等,文化的整合既困难又重要。
“文化融合不是一种文化兼并另一种文化,而是共同提炼出适应集团全球化发展的新文化。”谭旭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谭旭光说,海外并购必须得有人才。为此,山东重工潍柴集团这几年引进了近百名海外人员。“我们要在5年内,使各级管理团队中的国外人才达到20%,那时我们的团队才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管理团队。”
“买设备不如买技术,买技术不如买人才”, 谭旭光面向全球大规模引进高端人才,组建通晓海外背景、熟悉国际行业规则的专业化引才团队,瞄准世界排名前三位的企业总部、技术研发中心和行业顶尖人才聚集地,进行专业化、经常化招聘。先后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引进海外高端人才68名,其中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9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同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利用集团内博杜安、法拉帝等海外产业平台,实现海外人才的团队化引进,2010年一次聘用了26名法国高端人才。
根据集团战略需要,山东重工为每位引进的高端人才量身搭建事业平台,提供重要职位、组建专业团队、配置优质资源。山东重工潍柴集团投资20亿元,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全球研发中心,专门成立新能源、电控、动力总成等7个前沿技术研究所,全部由海外高端人才担任学术带头人。加拿大籍华人硕士李大明,目前担任电控技术研究所所长,他带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国内首款高压共轨电控系统ECU,打破了我国发动机电控核心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也最终成了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这次并购凯傲集团,拿过来的专利就有400项,更厉害的是具有30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研发人员就有100多位。”
对于在研发投入上的这笔账,谭旭光算得是相当清楚:“企业运营是个组合拳,如没有技术国际化,就达不到营销国际化。”
国企如何留住人才
对于国企高管的薪酬体系,谭旭光认为,国际化与国有企业体制机制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如果永远让下边的收入比我们低,我们这个企业就没有希望。我们的定价原则就是市场价,这个人在市场值多少钱就给他多少钱。至于我,现在一年值四五十万也罢,五六十万也罢,媒体也有报道是150万,也得上交,从上市公司拿了以后回去得上交。我认为这是国有企业将来很大的一个问题,国有企业最终留不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这是个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突破。”谭旭光告诉记者。
他介绍说,并购法拉帝公司后,集团为法拉帝公司聘请了一位新CEO,当时定的薪酬是一年120万欧元,就是1200万元人民币。这是在国外聘请一位CEO的市场价格,另外还要有奖金,国外就是这么规定的。
谭旭光坦承,这位CEO的薪酬是他的10多倍都不止了。“我们是国有企业,这是两种不同体制存在的必然差别。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们。如何在两个体制机制下实现顺利结合,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实业不能脱离资本
山东重工潍柴集团的发动机不仅在陆地,也进入了海上,那么是否也有进军航空发动机的梦想?
谭旭光坦言:“发动机技术一般就有这么三个阶段,从做陆地延伸到做海上,从做海上就可以向航空延伸,但这三个领域的发动机都是独立的。像航空发动机,现在我们从规划上还没有,我们认为能够把海上发动机做好了,就是对我们国家一个很重要的贡献。2015年以前,新一代产品平台要全部搭建完成,这将会在全球取得绝对领先地位。”
“做制造业必须要扎扎实实,不能忽悠。”谭旭光坦言,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公司发展有影响,但是公司的运营很正常。下滑是下滑了,过去有100亿的利润,现在依然有30多亿,说明还是在挣钱,而有的企业已经亏得一塌糊涂。现在企业能挣钱,不是今天的功夫,而是在经济运行非常好的时候,打下了好基础。
“当然也要同时学会用好资本这一工具。”谭旭光介绍说,卡特彼勒的实体经济占70%,但实体经济所创造的利润只有30%;它的资本运作、后市场服务和金融只占30%,但它创造了70%的价值。资本市场不仅是利润的补充,而且还带来市场竞争力的大大提高。
“做实体经济,既不要忘记你的主业是什么,也不能离开资本市场这一工具。”谭旭光将他的成功秘诀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实业界,“实体经济不可能独立存在,走到一定程度后,实体经济就需要虚拟经济的适度推动。但如果推动过猛,也会适得其反。只有依靠产品与资本这两个轮子,企业才能能有100年乃至200年的生命力。”
对话“谭大胆”:“其实我是一个很谨慎的人”
记者:您带领潍柴从一个偏隅一方的工厂,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您如何评价自己?
谭旭光:第一,环境是自己创造的,什么地位啊、荣誉啊,不是要来的,是自己创造的。你要得到政府的重视,你要从政府拿到资源,你必须要自己去创造,而不是环境无偿提供给你的。第二呢,做企业,我有追求自己职业梦想的一种精神,我不单纯是为了挣钱,我的生存已经够了,我也没想过要挣100个亿,1000个亿。企业家要追求自己的职业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想都不敢想,那你怎么去做呢。回头看我们当年的录像,潍柴实现销售收入50亿时我们提出向100亿进军,大家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当100亿的时候我们提出200亿,200亿时我们提出500亿,500亿时我们提出1000亿元,当这些目标我们都实现的时候,征服了所有人。
记者:您被外界称为“谭大胆”,但我们也注意到,每次海外并购时,您好像也很谨慎,如大并购之前都会先尝试小并购。
谭旭光:我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办事不能光靠有钱,每次并购重组都是要开若干的论证会,做若干的细致评估。我们集团内部人对我的看法,是和外界完全不一样的。
记者:听说您很喜欢西班牙斗牛曲?
谭旭光:从十多岁到二十多岁,我一直是个音乐爱好者。我学的是民族乐器,我二胡拉得还可以。我干过乐队指挥,那时候二十多岁,当时也不叫指挥,叫打拍子吧。我至少要比别人的音乐细胞要好一些。在我的理解中,我面对的一百多位乐队队员就是我的管理层,每一个乐器它发出的声音要在这个乐曲中进行、要和谐,就相当于指挥家要在乐曲中配器一样,做董事长和指挥家是同样的道理。
在做乐队指挥的时候我站在那里,我的耳朵要能听出来谁拉错了,这是功夫。演出前,要对弦吧,对弦是一个基本功啊,当然我现在听不出来了。现在,当我的企业管理团队如发出什么声音,我同样必须把他们调整正确。当我们都按照这个音符去做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就和谐,乐曲就好听,我们所做的企业就非常好。我非常爱好音乐,而且我爱好的音乐是激情音乐。
我给你们放一段二胡独奏:《骏马奔腾》……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