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德、美为代表的少数制造强国,就展开了长臂架技术的研究,且一度垄断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而国产混凝土泵车臂架都在32米以下,中国企业苦不堪言。
三一重工是最早生产出37米以上臂架泵车的中国企业,长臂架泵车是三一重工在工程机械行业的起步产品之一。1999年,国产37米臂架在三一下线,宣告中国人终于可以自制泵车臂架。从2001年开始,三一开始对更长臂架技术苦心钻研,两年后,三一推出了当时亚洲最长臂架泵车——56米泵车。2007年至2011年间,每隔两年,凭借日益成熟的独创技术,三一先后三次研制出66米、72米、86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
在三一实现长臂架泵车自制后,国内企业亦纷纷上马泵车臂架研制。在三一重工的带动下,混凝土机械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的5%跃升到95%,三一品牌达到了近60%。
目前,三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超长臂架泵车研发、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1.4万台。三一的超长臂架成功应用于奥运场馆、上海中心、迪拜塔等国内外标志性工程建设和日本福岛核电站救援,有力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三一重工的长臂架泵车在2011年一度曾为全球关注焦点——三一重工62米泵车千里驰援日本福岛核危机,成功帮助核电机组降温,一时传为佳话。2012年,三一重工成功售出的86米泵车,是目前全球施工现场最长臂架的泵车。2012年“十八大”期间,中央电视台专门拍摄了一组以三一重工泵车驰援日本和86米泵车现场演示的专题片,称三一重工是“一张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事实上,三一重工在泵车领域的全球领先水平,也是2012年顺利将世界混凝土机械巨头德国大象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主创新能力受全方位肯定
针对此次获奖,有专家不无评论,近九年,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数量只有进步奖数量的1/5。因此,技术发明奖含金量更高,此前已两获进步奖的三一,此次获奖更显来之不易。
易小刚不无感慨:“在三一的自主创新之路上,从单向技术到创新平台,从进步奖到发明奖,国家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奖励,证明三一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得到国家层面全方位的肯定。”
去年7月6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据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科技创新”命名如此高规格、大范围召开的大会。在这场科技盛会中,作为其中唯一的企业代表,易小刚作了“自主创新助推民族工程机械振兴”的发言。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国家对三一重工行业翘楚地位的另一种认可。
易小刚在发言中表示,支撑公司做大做强的,实际上是持之以恒的创新,“三一重工身体里‘流的是创新的血’,正是依靠自主创新,公司在遭遇国家经济周期时跑赢了行业。”
自1994年进入工程机械领域后,三一重工一开始就瞄准进口替代,正是依靠创新,取得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从零起步的三一重工,硬把泵车从37米做到了86米、把起重机从25吨做到了1200吨、把挖掘机从零做到了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三一的创新能力无与伦比。”向文波说,“通过创新自主发展,才是企业发展最快最稳的方式。三一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
“我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拿个一等奖!”获奖当晚,三一重工向文波在微博上如此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