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在企业,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内蒙古一机集团认真践行“科技领先,人才先行”战略,大大促进了科技创新团队作用的发挥。目前,公司科技人员总量已达3000余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13%,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1300余人。
公司不断加大领军人物、骨干人才培养力度,推行“长家分离、长师分设”培养模式,将行政领导和业务专家分设,实行了首席专家制度、专家带头人制度等,搭建起了科技人员成长发展平台和事业发展渠道,使公司骨干科技人员总量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目前,公司拥有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首席专家2名、科技带头人13名,内蒙古一机集团各单位级科技带头人200名。先后有14人分别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2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8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百名科技人才成为国防科技高层次的兵器科技后备人才,其示范和带头作用显著增强。
公司把学习、培训与科技人员的职称晋级、业绩考核、工资薪酬等待遇挂钩;建立“多位一体、一岗多级”的技术职级绩效薪酬制。制定了《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等制度,对科研人员按指标能级划分,并辅之以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引进的特殊人才采用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制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的热情;根据业务能力实行分级式科技带头人制度,发放带头人津贴;在研究室中选拔业绩突出、能力强的人员任主任工程师,给予相应行政职级待遇;与科研人员签订项目责任书,项目完成或通过验收给予奖励。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利润发放给技术人员;设立人才开发基金,每年投入科技创新方面的奖励达两千万元。
公司大力推进领军人才培养、“蓝领专家”培养、职业技能大赛、“一专多能”、“高师带高徒”等活动,完善培训体系和能力提高机制,从机制上保证职工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积极性。树立更加开放的人才观,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畅通科技、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建立完善项目责任制和带头人制度,多渠道引才引智,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集聚到公司的发展事业中来。
特别在特有工种、关键岗位推行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等职位,激发职工练本领、强素质、做贡献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关键技能人才的带头示范作用,有效开展“高师带高徒”活动,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使各工种技能人才的高招、绝技和经验得到推广。根据技能人才水平高低、贡献大小确定其薪酬和待遇,完善凭技能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公司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建立成长和发展的通道,使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有奔头,能够脱颖而出——“卢仁峰技能大师工作室”、“宋殿琛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经成为国家首批两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就是最好的例证。
现在,内蒙古一机集团正以现有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内蒙古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落户的“首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国家、地区重要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吸引和培养创新型科研技术领军人才、企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和各类技术骨干。
追梦2012年,内蒙古一机集团各条生产线上 “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创一流”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已经成为定格;展望2013年,内蒙古一机集团在“科技引领、人才先行”这艘航船上又要起航,职工们凝聚共识积蓄能量,期待着内蒙古一机集团的明天会更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