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表示,再制造将企业降低成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宝钢集团通过再制造已创造经济利润1000万元,节约采购和库存保管经费10亿元。
徐滨士是在近期举行的2013年中国工程机械后市场发展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一位出席了论坛的人士向大智慧通讯社透露,徐滨士同时还在会上表示,宝钢集团突破传统的备件采购模式和日本的备件管理模式,采用激光技术对轧辊、叶片等大型贵重机械类零部件进行再制造,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减少了备件库存,节能节材效果显著,目前已创造经济利润1000万元,节约采购和库存保管经费10亿元, 工程机械企业应当学习模仿这种模式,以增加企业利润。
徐滨士表示,中国现在对再制造非常重视,“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提出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开发应用再制造等关键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现在中国有关再制造的法律法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行业标准等正在不断地完善,再制造的产业试点已经得到了政府全面支持。
他表示,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有些再制造产品要超过新品,成本却只是新品的50%,这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