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产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新能源销量为546.8万辆,市场渗透率累计占比也有史以来首次过半,达到50.2%——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已经从“小众赛道”逆袭成为“大众刚需”。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轿车的零售市场份额都在下滑,而SUV的零售份额在逐渐上升。
这些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消费革命:新能源与SUV的双重浪潮,正以惊人速度重塑汽车消费生态,也催生了车主对轮胎性能的全新期待。
新能源、SUV热卖
年轻一代车主在为什么买单?
伴随Z世代开始步入社会,Z世代在汽车市场的强大消费潜力正日渐显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绝对的消费主力。
对于Z世代而言,日常代步及休闲出游仍是购车的第一诉求,他们对汽车的安全、舒适、做工质量等实用属性保持着理性态度。和轿车相比,SUV具备更出色的功能性、空间利用率、通过性,能够面对更多样的路况,拓宽出行范围。
此外,在产品升级、流行icon、社交媒体资讯等的影响下,年轻消费者对汽车的性能、外观设计、科技配置等方面也提出了更加多元且细致的要求。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环保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Z世代车主彰显个性的选择。
可以说,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年轻一代车主对汽车的消费期待早已超越“功能满足”,跃迁至“情感共生”。
打造年轻人的Dream Car
高端轮胎成为必选项
年轻消费者对汽车性能、舒适性和个性化的高要求,同样延伸到了轮胎的选择上。面对需求变革,全球轮胎巨头纷纷亮出技术底牌,推进产品的迭代升级。
中国轮胎商务网(tirechina.net)便关注到几款轮胎产品,它们不仅是多款主流车企中高端车型的配套选择,在替换市场也收获超高人气——我们试图通过挖掘这些优秀产品的共性,解码车主的核心诉求。
√ 安全至上,性能数据的极限突破
安全性是年轻一代车主对轮胎性能的基础诉求,同时他们对轮胎性能的认知也趋于专业化——除了品牌和价格,他们也高度关注干湿地刹车距离、滚动阻力、绕桩速度等具体参数,推动轮胎厂商在性能测试数据上不断突破极限。
例如玛吉斯VS6,作为玛吉斯专为高端豪华轿车及SUV所设计的最新次世代UHP高性能轮胎,搭载全新环保硅胶配方与Full-Touch技术实现旗舰驾控性能。在专业第三方测评媒体《善养车油轮》的测试中,玛吉斯VS6取得80-0km/h湿地刹车距离24.3米的好成绩,在超45°的斜坡曲线路面高速行驶时也牢牢抓地。
同样专为高档SUV打造的韩泰豪华运动型高性能轮胎Ventus S1 evo³ SUV,则采用特殊的胎面胶配方和优化的花纹设计实现安全操控。此前在全球著名四驱汽车杂志《Auto Bild Allrad》夏季SUV轮胎测试中,韩泰Ventus S1 evo³ SUV便凭借出色的干、湿地制动安全表现,夺得综合成绩第一名。
√ 静音舒适:提升驾乘幸福感
随着汽车内饰的高端化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年轻车主对车内静谧性和乘坐舒适性的要求日益提升。
韩泰高性能新能源轮胎iON evo的静音科技堪称典范。通过花纹节距优化设计、低噪胎面配方和内置静音棉三层降噪系统,能够从外部到内部,阻断噪声传递,达到了欧盟轮胎A级静音标准。
米其林PILOT SPORT EV则搭载了米其林独家Acoustic静音技术,通过定制的聚氨酯海绵抑制轮胎空腔噪音,降低了路噪,提升了行驶时的车厢静谧性。
TURANZA泰然者®T005作为普利司通专为高端车型设计的轮胎,更是在设计之初就突出其舒适性,通过优化复合带束层和胎肩花纹块间距有效降低行驶噪音。
√ 持久经济:降低用胎成本
年轻一代车主追求性能的同时,也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对轮胎的耐磨性、使用成本和更换频率有着更理性的考量,尤其对新能源车主来说,能够节能省电的轮胎才是好轮胎。
米其林PILOT SPORT EV、韩泰iON evo均通过降低滚阻来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其中韩泰iON evo经专业台架实验验证,滚阻性能达到欧标A级。
√ 个性表达:轮胎成为时尚宣言
年轻一代车主注重个性表达,轮胎外观设计也成为他们关注焦点,独特造型与设计元素能为车辆整体形象加分。
玛吉斯VS6的闪电花纹、米其林PS EV天鹅绒胎侧+耀黑工艺等美学设计所彰显的时尚感、科技感和运动感,恰恰与年轻一代车主的取向完美契合。
未来已来
轮胎成为新生活方式的载体
轮胎产业的革新浪潮,正与年轻一代的消费升级同频共振。从单一的功能保障,到综合性能的极致追求,再到情感与个性的价值承载,轮胎的角色已发生深刻蜕变,而头部轮胎企业也正以技术创新回应消费者的多重期待。
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价值的重塑。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轮胎将不再只是一个隐于车底的部件,而成为驾驶者表达生活态度与个性品味的载体。展望未来,只有那些深刻洞察变革、精准契合用户价值跃迁的先行者,才能持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