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中通,是亚星!3月8日,亚星客车发布公告:潍柴集团通过旗下潍柴(扬州)亚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扬州”)无偿受让江苏亚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星集团”)所持公司51%股权,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与中通客车相比,亚星客车近年业绩不佳,地方政府有重组意向,收购条件较低,所以潍柴最终选择亚星作为进入客车业的跳板并不意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早在去年年底,潍柴集团意欲收购中通、重组亚星的消息便同时在坊间流传。彼时,中通客车第一时间态度鲜明地向外界表示,它从未就收购事宜与潍柴方面有过接触。这一表态令潍柴方面颇感意外。
而在江苏扬州,潍柴集团与亚星客车的重组谈判却进展神速。2010年11月2日,亚星客车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亚星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53.71%股份,全部或部分无偿划转至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公司。
公告发出后,消息灵通人士立刻猜到,该公告中所说的“直属公司”很可能是山东重工旗下实力最强的潍柴集团。亚星客车股价也因暗含重组题材,在去年年底一路飙升、几度涨停。
“事实上,潍柴选择亚星,不仅仅因为后者重组意愿强烈,更主要是看重它背后丰富的人脉资源。亚星有与奔驰合作的经历,除客车外还拥有其他车型生产资质,这为潍柴进军整车领域,打通上下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山东重工系又添一卒
为了培育8-1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11年形成两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汽车企业航母,从2009年开始,山东省政府便着手对省内汽车企业的重组工作,山东重工的诞生就是其一手策划的。
2009年6月16日,由潍柴集团、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国有企业组成的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实现企业的再次腾飞,有了新称谓的谭旭光曾于2009年12月在位于济南的山东会堂内面对2000多位经销商代表说:“三到五年后,我们将进入千亿元级的全球重工集团俱乐部。”
事实上,在谭旭光发出此言之时,潍柴的扩张战略已经启动。
2009年11月,潍柴与扬州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大致为,未来5年内,潍柴集团将投入20亿元以上,加大对柴油机业务、新能源客车业务、特种车业务及其他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投资,产业规模将超过百亿元。届时,扬州将成为潍柴集团在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中心。
在这份协议中,扬柴公司和亚星客车是实现双方战略布局的重要棋子。该协议曾这样描述两家公司的未来:重组后的扬柴公司争取在3年内实现产销轻型发动机30万台、5年内具备年产50万台的能力;重组后的亚星客车争取在初期形成1万台以上的整车生产规模,重点发展新能源、新燃料客车。
此协议签署几天后,潍柴集团便将与亚星客车同属一集团下的扬柴收入麾下。自那时起,有关潍柴收购亚星的传闻便在坊间屡屡提及。2010年,亚星客车股价也在传闻中几经波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