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山工机械
解读:后日本核电事故期 中国“核”去“核”从
www.6300.net   2011-05-26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一度深陷情绪低谷的中国核电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近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在出席一个国际核能会议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核电装机能够达到5000万千瓦,而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将有望 ...

  能源瓶颈与减排压力

  现阶段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2009年底,我国曾公布了中国的碳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50%,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左右”。

  作为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约束性指标,碳减排与非化石能源占比,决定了中国电力结构必然要进行调整。

  根据中电联的规划研究,“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将达到4.74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为33%,比2010年提高6.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1.52万亿千瓦时左右,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24.1%,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可替代化石能源5亿吨标煤,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9%左右。

  在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中,按照既定目标,核电装机将会占到10%左右。有专家指出,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核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作为一种安全、清洁和高效的能源,核电是目前我国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调整电力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最具现实意义的替代能源”。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风能和太阳能电源的不稳定性特点,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估算,风能以及太阳能电源装机的实际效率只有火电的40%。

  另据了解,由于目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的各项技术仍是发展中的技术并不成熟,所以其建设成本也就较高,在市场中的经济竞争力较弱。这些因素也决定了风能以及太阳能电源短期内难以成为电力主要来源。

  同时,业内人士还表示,尽管我国水电大规模开发具有资源潜力和开发技术优势,可以替代部分火电机组出力,但水电开发也面临着如土地淹没、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开发难度、国际河流开发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与之相比,核电则不受地域限制,建设选址也有更多选择。核电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必将决定其在未来电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记者观察:选择核电

  继续选择核电,对于中国来说应该不难理解。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源、环境的制约,以及电力需求的压力,为今后的核电快速发展创造了良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电力需求保持较快速度增长,电力生产任务已经十分紧迫。

  在煤炭价格高企的今天,如何摆脱高煤价对电力的制约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首要难题。据了解,我国煤炭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而煤炭消费中心却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这种供需格局直接形成了长运距、大运量的煤炭运输紧张的现状,并导致煤炭价格不断上涨。

  据估算,同等功率核电站燃料量约为燃煤重量的万分之一。且核电机组可以在负荷中心附近进行建设,布局优势显著。

  在成本方面,发展核电无疑同样具有着很高的竞争优势。根据中国工程院的一项研究,我国秦山二期工程比投资为1330美元/千瓦,是世界上造价最低的项目,2005年其上网电价为38.5分/千瓦时,而同期在浙江新建的除硫煤电厂上网电价则为43分/千瓦时。若是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核电成本竞争优势则更加突出。

  发展核电产业,其重要性还体现在对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的改造提升。当前我国核电设备制造总产能,早已远远超过《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05~2020)》对“核电设备制造能力2020年达4套百万千瓦核电机组设备”的最大期望值。初步估算,2011年将达到年产10~12套的产能。如此发展下去,2020年的产能将更为可观。

  现阶段,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产业规模已经很大,但从总体水平上说,水平还比较低,提升空间很大。从战略角度而言,掌握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就是掌握核电发展主动权,而只有掌握了核电发展的主动权,才能真正实现核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由此看来,中国的核电发展不但不能停,而且要继续,要发展得更好。

来源:中国工业报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