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分析
山工机械
工程机械收购潮起 全球行业格局十年难有大变
www.6300.net   2012-02-13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2008年的经济危机给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提供了反转的机会,但全球行业格局未来十年难有大变  七年前,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徐工)拒绝了世界机械制造行业巨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抛来的橄榄枝,曾与后 ...

  “收购HSW后,我们可以快速地把东欧市场建设成柳工‘第二本土市场’,柳工将以此为基地,向欧洲、北美及独联体市场销售工程机械产品。”罗国兵对记者表示。

  而施维英也在德国、美国、印度、巴西、奥地利、俄国、法国、中国设有八个生产基地和十个服务公司,在100多个国家设有销售代理。

  国际化刚起步

  尽管中国企业即将把全球混凝土三大巨头收入囊中,但仍难改变全球工程机械的格局。目前卡特彼勒、小松、特雷克斯、利勃海尔、沃尔沃、约翰-迪尔、日立建机、凯斯-纽荷兰、英格索兰等大型跨国制造商仍控制着全球工程机械市场70%-80%的份额。

  “未来十年,中国都很难改变这个格局。”王金星表示,卡特彼勒公司一年的收入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收入的一大半。2011年,卡特彼勒营业收入达到470亿美元(合2958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工程机械业的营业收入则在794.5亿美元(合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在苏子孟和王金星看来,此次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并购潮仅仅是企业国际化道路的第一步。

  此前中国工程企业的国际化多是在海外投资建厂。像三一重工曾在印度、美国和德国都投资建厂,但在国外制造,并不意味着中国品牌就能立刻被国际市场接受。

  三一重工德国总经理贺东东对财新《新世纪》记者坦承,三一德国公司初期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市场对中国制造存在着深刻的歧视与偏见——成本低、质量差。

  上述徐工人士则对财新《新世纪》记者称,“目前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为15%,未来三年这一比重将提高一倍。”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徐工除了未来五年投资10亿美元在海外建厂外,也想通过全球并购夺取国际市场份额。

  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近日也公开表示,2012年中联重科的销售收入将力争突破1000亿元,要全面拓展海外市场,不排除继续进行海外并购。

  而根据柳工2010至2015年发展战略,柳工销售收入目标在2012年是260亿元,2015年将达到500亿元,其中国际市场销售占比达20%。“收购兼并仍将是柳工下一步的重要任务,包括国际收购。”罗国兵称。

来源:财新网-新世纪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