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其他
山工机械
上海重型挑战世界一流高端核电制造技术
www.6300.net   2012-09-19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从冶炼、锻造、热处理再到冷加工,再至最终通过鉴定,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试制便要重来。 在远离上海市中心,靠近闵行开发区的外围区域,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下称“上重”)已经明确地 ...

  穿过机器轰鸣、无数管道林立的热处理车间,就到了冷加工车间。在这里,技术工人将驾驭车床,进一步将AP1000大锻件毛坯加工成规定的尺寸。

  冷加工车间三组组长阚宝春对本报记者表示,再好的设计,也得靠工人做出来,工人如果责任心不强,一刀下去,前面所有的努力就要从冶炼重新开始。

  这也是AP1000大锻件试制真正困难的地方。从冶炼、锻造、热处理再到冷加工,再至最终通过鉴定,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试制便要重来。而在正式通过鉴定后,AP1000设备将会被运往上海电气位于上海临港的重装备制造基地成套组装,进而发往建设中的核电站。

  “士兵突击”内情

  在上重已成规模的生产线背后,有着诸多“士兵突击”的内情,据本报记者了解,这不仅与市场和竞争对手有关,同时,包括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以及上海市政府的力挺,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之一。

  上重副总经理凌进对本报记者表示,与一些设备设计制造技术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参加国外学习培训,然后国产化不同,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法国,核电大型锻件制造技术都不转让,“他们认为材料是核心技术”。

  “只能在过去自己的材料、工艺技术上不断推进,只能靠自己。”凌进说。

  一方面是制造技术的国际垄断,另一方面却是国内核电大发展的强劲需求,不可否认,上重之所以有勇气提出挑战,其后离不开巨大的国内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快堆之父”徐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对中国核电界来说是一个大难题,对于重大型的铸锻件制造技术,中国以前素来抱有“拿来主义”的态度,但现在,随着中国对核电发展的重视,相关的设备因此有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但是,“任何一个重大核电设备技术的突破,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核电重大铸锻件制造需要众多的尖端技术,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到的。”中国核能动力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薛新民对本报记者说。

  尽管上世纪60年代,上重因第一台国产万吨水压机,成为新中国工业的象征;上世纪70年代,上重已开始参与秦山核电站核材料的研发,但是与日本制钢所、韩国斗山重工竞争对手相比,包括上重在内的中国高端制造业,仍有不小的差距。

  资料显示,位于日本北海道室兰市,明治40年 (1907年)引进英国技术合资成立的日本制钢所,成立之初已是制造舰炮和防御钢板的主要厂家,而经过100年的发展,它已是全球核能制造的霸主。

  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报道称,日本制钢所在全球多数新建核电站项目中都会获得部分合同,在制造用于核压力容器的大型钢铁铸锻件市场,日本制钢所约占全球80%的份额。

  也是在2010年,日本制钢所已感觉到中国竞争对手的巨大威胁。其总裁Ikuo Sato表示,日本制钢所在核能行业关键领域的统治地位,正受到中国竞争者的侵蚀,“许多中国企业在为核反应堆制造小型铸锻件方面具备一些专业技能,随着中国核计划的扩展,它们正逐渐积累制作较大型部件的经验。”

  彼时,上重还正在进行着扩能改造,更早之前的2005年1月31日,上重才刚刚下线了中国国产的第一根大型半组合船用曲轴。

  再追溯至2000年,正是上重即将国企改制青黄不接的时期,现任上重董事长的吕亚臣,正在从东北的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前往上重的路上,数年后,更多的技术人员、高级蓝领工人也来到了上重。

  据上海电气集团提供给本报记者的一份汇报材料,早在2004年底,上重便开始了总投资13.3亿元的扩能改造,上文所述锻造车间内的油压机,便是扩能改造的产物。面对世界范围从未遇到的制造难题,生产能力也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也是由于2004年以来的扩能改造,上重具备了生产单件达500吨~600吨AP1000大锻件的硬件条件。

  即便如此,硬件条件达标仍然不够,其后还有着更为密集的资金消耗战。

  资料显示,在AP1000大锻件试锻过程,以压力容器一体化顶盖为例,一旦报废,经济损失即达千万元,而此前在超临界高中压转子研制中,上述起草于2008年4月10日的汇报材料显示,“上重试制7次,成功1支。”而用于首次试制核电锻件的评定、检验、合作研发等资金缺口,更高达6.75亿元,仅2008年,便需要投入2.8亿元。

  因在资金缺口等试制研发方面的困难,才有了上述呈送上海市委的汇报材料,而这份材料呈送1周之后,便获得了多位市领导的先后批示。

  毫无疑问,来自于上海市政府史上最大规模的技术研发支持,为后来上重的成功“突击”埋下了伏笔。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产业处副处长冯同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锻件属于特殊行业,这6.75亿元,除了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1亿元,以及上海电气自筹5000万元,剩余的5.25亿元由上海市经市信委、市发改委、市国资委等五个部门来分担解决。

  上重AP1000大锻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时,据上海市国资委披露的数据,为了研发AP1000大锻件,上重母公司上海电气集团在核电大锻件的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其中科研投入7亿多元。

  而当硬件、资金全部到位,没有人才也不行。

  凌进回忆说,尽管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转让制造技术,但我们可以通过国际会议的交流了解情况、获得启发,比如日本制钢所、韩国斗山重工的退休专家,我们可以通过邀请他们来中国讲学接受培训和指导。

  除了和燕山大学、北京钢院专家合作,上重也与上海交通大学组建了上海大型铸锻件制造工程技术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彼时在上重高温车间内,还能看到年逾七旬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健生带着学生忙碌的身影。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