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其他
山工机械
王民:深化国企体制改革 中国装备业将更强大
www.6300.net   2012-11-12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中国的企业在过去的十年中,无论是从企业的自身,还是国内和国际的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那么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国企业还会取得哪些辉煌的成就?  过去:60亿到1000亿的飞跃  记者:首先能不能给 ...

  中国的企业在过去的十年中,无论是从企业的自身,还是国内和国际的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那么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国企业还会取得哪些辉煌的成就?

  过去:60亿到1000亿的飞跃

  记者:首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在过去的这十年来,企业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王民:徐工集团在十六大召开那一年,它的营业收入也就是60多亿人民币,这十年过来了,今年徐工集团将要突破1000亿元的大关,所以从规模上,上了一个巨大的台阶,更重要的是,这十年从量变到质变有一个提升。

  记者:量变到质变是从外在的环境还是从企业的自身(变化)?

  王民:我是讲的企业的自身,因为你要达到1000亿的规模,没有不断的新产品的开发不行,没有国际市场开拓不行,没有理念的更新也不行,所以促使着我们,这种竞争就促使我们要变化,要进步。

  过去:只有国家大发展 才有企业大发展

  记者:那在这个过程当中,从我们国内的环境,包括国际的环境对于企业来说有什么样的变化?在这十年中?

  王民:应该说整个的中国的企业,都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进步,所以只有国家的大发展,才有企业的大发展。这个是锻炼了一批企业,也锻炼了一批企业家,国际的环境,应该说是从弱到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过来的,大概在十年前的时候,徐工的出口收入也就是3000多万美元,去年我们接近11亿美元。

  记者: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王民:在很多国家不是用一台、两台来计算,(我们)已经用市场占有率来衡量自己的地位了。

  过去:从“价格战”到“差异化”竞争的跨越

  记者:现在我们了解到徐工集团在国际机械工程行业里面,已经排到了前五,甚至马上进军前三,那么在这么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当中,中国的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您觉得最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王民:谢谢你这么了解徐工,十年前的徐工,在国际工程机械排行榜上见不到名字,去年的排行我们世界第五位,这个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在国际竞争当中,徐工已经是产品系列非常完整,而且是主机、零部件同步发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我们现在已经从单纯的打性价比这样“一场战斗”,到逐渐打差异化的一场竞争,当然我们差距还是有的,差异化的产品已经开始批量地走向国际市场。

  现在:自我提升的最佳机遇

  记者:那么您怎么看待未来五年中国企业的发展?

  王民:现在很多企业感到比较不舒服。但是对徐工来讲,对我来讲,我认为是一个绝好的一个内部练兵,内部转型升级和提升技术创新的一个好机会。

  记者:这个机会着重在哪些方面呢?能不能给我们具体地介绍一下?

  王民:这个在未来五年,通过近两年我认为特别关键,转型升级要抓紧,否则的话,我们还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还是一种只求量不求质,只求速度不求效益的那种发展。所以我想,未来的五年一定要在前两年打好基础,才能使我们不只简单地靠消耗资源,靠污染环境来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利润率比较低的一种发展,所以我们追求的还是一个要转型升级的一个发展。

  现在:研发投入的关键时期

  记者:我也看到了这种,对于这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这种实践。比方说咱们有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研究所,那么在产品的设计、研发可能各个方面都会有一些深入地研究。那么您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对于一个企业的这种成长的助力。

  王民:我们徐工每年的这个研发费用都在十几亿元人民币,大概占我们销售收入的5%左右。作为一个企业来讲,简单地靠模仿和追踪别人技术是不行的,而且现在欧美的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很防备我们。所以说你现在要发展,你必须有大的投入,包括人才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发展战略上、定位上一个投入,这要必须持续不断地投入。我说过一句话,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在产品的研发上投入一点都不能减少。最近我们收购了一个德国的一个企业,一个老牌的企业。这个企业之所以被收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它在研发上减少了投入,所以对我们来讲科技是十分重要的。

  未来:中国装备业将既强又大

  记者:那么您又怎么看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变化。那么在这种格局变化当中,中国的企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王民:装备制造业行业,中国不仅现在规模是最大,在未来可以预言,中国在装备(制造业行业)是既强又大,完全有竞争力。中国的企业在世界前几位上,会有相当的一批,我觉得按照这个路走下去,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中国的企业能够成长为一个受世人尊重的企业,就是产品可靠,制作精美,服务良好,全世界的用户用上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用到徐工的产品,他肯定就是感觉又不一样。

  未来: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记者:那么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低迷和国内的整个经济增长的放缓,那么面对种种的挑战和压力,徐工也好,中国的企业也好。您觉得除了像刚才您说的积蓄力量,在改革上重点需要突破的领域在什么地方?

  王民:对我来讲,我是一个地方国企,69年历史。在一个充分且激烈的竞争行当当中,打拼到今天确确实实,我的职工,包括我们地方党委政府的呵护,都是非常到位的。那么未来的发展,对我来讲,对徐工来讲,需要就是在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这个我要呼吁。绝对不能把它当作一个资源垄断性的企业,搞一个比较单一的一个机制,我讲的是产权的结构。所以我最希望就是在国企的改革上,没有到位(的)要继续去做,做好的要继续深化,不能停步。

来源:新华社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