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山工机械
盾构机业迎百亿空间:将设准入门槛改善竞争
www.6300.net   2013-08-23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目前,国内盾构机行业显得有些不太平静,有关行业即将设立门槛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虽然加强盾构机行业管理是政府主管部门一直都在强调要做的工作,但该项资质评审文件的制定并非出自政府部门。在 ...

  目前,国内盾构机行业显得有些不太平静,有关行业即将设立门槛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虽然加强盾构机行业管理是政府主管部门一直都在强调要做的工作,但该项资质评审文件的制定并非出自政府部门。在当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前提下,众多盾构机企业仍然视之为一项重要的业界生产资质标准,丝毫不敢马虎,毕竟谁都不想被排斥在这个每年有十几亿元增量规模的市场大门之外。

  而在一些先知先觉的业内人士看来,此项资质评审工作意义更为深远,文件公布之日也预示着行业深度调整将随之而来。

  近期有10多个城市的发改部门批复了本地建设城市交通项目的开工申请。

  而按照业内人士的估算,目前已批准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有36个,

  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近6000公里,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么大规模的地铁建设,将为我国盾构机市场带来巨大发展机会。

  供大于求无序竞争不可避免

  董必钦,原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副主任、资深技术装备专家,对当前的盾构机行业发展现状表示了担忧。“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盾构机,是一种高智能化的工程机械施工设备,是集液、机、电、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一体的高端重大装备,但由于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新兴行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的必要。”

  掘进机械是工程机械行业中一个细分行业,产品主要用于城市地铁、公路隧道、水利等工程建设。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新增地铁投运里程为335公里,按照80%里程为地铁施工计算,则有260公里左右。通常一台盾构机的寿命为8~10公里,那么可以计算得出,即使是去年施工量较大的地铁项目建设,国内也仅有几十台左右的需求量。

  而据笔者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了解到的情况,目前我国盾构机市场年需求量在100~120台左右。现在盾构机行业内有些规模的企业就有20家左右,企业产能大致在每年10~40台这样的水平,那么行业年产能至少在200台以上。数据已经说明,供给能力已经远超市场需求量,低价竞争不可难免。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我国盾构机行业发展很快,尤其是最近几年更是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董必钦指出,“这种热情是好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样的一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说干就能干的。这些年来,在市场驱动下,一些企业仓促决策上马盾构机项目,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

  董必钦认为,一些地方政府或项目业主出于招商引资考虑,在地铁、水利等项目盾构机招投标时,有意实行地方保护政策,对在当地设厂或者合作的国外企业给予优先采购。这对于构建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不利的,行业监管亟待进一步加强,市场准入机制以及采购机制亟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资质评审旨在打造世界级企业

  “我们编制《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企业生产资质评审办法》,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改善盾构机市场竞争的环境,建立一个必要的准入门槛,提升企业素质和竞争能力,培养具有真正实力的世界级盾构机企业。”近日,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掘进机械分会会长俞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文件已经基本完稿,我们已经在行业内反复进行了充分讨论,下一步经过审批和备案后,就能发布实施。”

  据了解,《生产资质评审办法》包括多项内容,评审办法类似建筑行业的评审标准,每一项都有不同的评审分值。其中主要内容涉及:基本条件、设备、厂房、人员、业绩、制造经验、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等等。

  “我们在编写《生产资质评审办法》时,主要还是希望这些条件能够促使更多的企业坚定信心,长久发展下去,要让它们能够精于技术,精于制造。”俞琚指出,当前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盾构机行业相比,我国的盾构机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的自主设计、集合能力还有待提高,企业的产品可靠性还不十分稳定,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关键部件的制造,特别是在硬岩掘进机方面仍有许多课题需要攻关克难。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踏踏实实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机市场,我们也应该有一批世界上最好的盾构机企业。

  俞琚表示,盾构机产品一般都是非标产品,每一台产品依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单独设计制造。可以说,盾构机是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水平。“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理应在这个领域做的更好”。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