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
记者: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本。“十一五”以来,玉柴的多项研发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比如成功研发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用柴油机并具备生产和配套能力;成功推出国内第一台国4燃气发动机,确立了玉柴在中国燃气发动机领域的领先地位;推出世界第一台利用现有零部件技术实现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功能的发动机;实现国内第一台“低碳节能高效发动机”成功装车试运行等等。这些研发成果的层出不穷,应该说从某种程度上展示了玉柴强大的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晏平: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玉柴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泉。多年来的发展经验使玉柴深知,创新是企业的立命之本。玉柴一直坚持自主创新的产品研发路线,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被行业公认为技术创新的领跑者。玉柴在产品技术创新上秉承“超前构思,领先适用”的思想,“生产一代,研发一代,谋划一代”,致力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绿色制造,使玉柴产品始终引领技术潮流,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玉柴在2007年就成立了行业首家发动机工程研究院。2009年在全国企业技术中心评比排名中,玉柴位居第27位,行业第一名。这几年来,玉柴完成7项国家“863”高科技前沿研究课题和11项国家其他项目。主持、参与了25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取得“全国内燃机技术委员会安全与环保工作组”和“全国内燃机技术委员会柴油机电控工作组”两项国家标准制定资格。“十一五”期间,玉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00多项。
我觉得有两件事值得我们骄傲的,第一,我们发动机原来没有400马力以上的,当时最大是10升6M,现在股份公司系统从400马力做到了1000马力,如YC6T、YC6C两个产品,现在大马力的发动机产品还在不断增加。集团公司体系我们利用国际品牌,利用国内原来拥有的成熟的技术,成功走出了中速机、低速机合作的道路。我想明年、后年,我们已经点火的很多样机,会陆陆续续投放市场。这表明“十二五”期间我们完全有信心在行业、在中国市场里保持我们这种健康有力的发展势头。
在工程机械领域,五年来,玉柴重工完成了大挖、旋挖等新产品研发,丰富了挖掘机产品型谱,2010年10月份,成功推出了12款新产品,其中有9款填补了广西的空白,部分新产品还填补了国内空白。高润公司与工程研究院共同建立摩擦与润滑研究所,推出悍虎牌、重载王等新产品,并完善液压油、防冻液、润滑脂、齿轮油、船机油系列,开拓了油品的新增长点,悍虎油年产销量超过1万吨。物流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供应链物流一体化项目”,以股份公司为主体构建从采购到库存到配送“一体化”的供应链形态,树立了中国生产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典范。
打造“两条产品链”
培育“多个产业群”
记者:玉柴从一个小企业发展到今天,成为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创造了中国制造业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特别是“十一五”期间,玉柴重新确立了“绿色发展,和谐共赢”新时期的核心理念,在实践中引领企业闯出了一条绿色之路、卓越之路、和谐之路、共赢之路。站在今天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玉柴究竟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定位?
晏平:玉柴集团的“十二五”战略规划基本定位是:两条产品链,多个产业群。“两条产品链”是指发动机产品链和工程机械产品链。其中,发动机产品链指集团发动机产品链以中型柴油发动机为基础,向两头拉伸,由微型、轻型、中型、重型发动机构成。工程机械产品链以小型挖掘机为基础向上拉伸,由小挖、中大挖和旋挖钻构成。“多个产业群”是指“玉柴系”企业按产品区分的企业产品、企业集群。集团产业群以现在产业架构为基础,进一步拓展或进入新领域。从目前来看,主要通过对现有六大产业板块的上下纵向延伸,左右横向拓展,强化集团产业链、产业群。通过对现有六大产业板块优势的培育,崛起潜力产业,形成核心产业。
具体目标定位是,确保集团“两条产品链,多个产业群”持续、高速、健康、协调发展,2011年要突破400亿,2012年以后,每年不能低于100亿的规模扩张,2015年末,确保玉柴集团公司销售达到1000亿,跨入千亿集团行列,实现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同步增长。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