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我看到我们玉柴现在还没有自己的主机厂,然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产业链上面的支撑,其实在未来的话,有没有计划说要切入这个下游市场。就是该怎么切入呢?
晏平: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您问的很专业。我们对进入下游的主机产业的话,我到玉柴来以后,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非常的重大,又非常的紧迫。据我对行业的了解,现在我们进入的终端汽车市场里面,目前国内真正是民族品牌的、赚钱的并不是很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目标发动机板块是非常非常的优良,所以要进入我的下游,为了上整机厂,这个重大决策我们会非常非常的谨慎。按我的想法,要进入下游产业,我一定要联手一个国际上非常著名的品牌。就是说我要进入,我也得进入高端的。
现在你们可能看到我们很多国家民族品牌的比较便宜的产品,非常残酷的。我跟你说一个例子,你们女同志用的LV包,一个包卖一两万块钱,他的成本,我估计都用不了一千块钱,恰恰我们一台汽车才卖三万块钱,光是卖钢铁的重量,都不只三万块钱。这里面核心在什么地方,一个是我们缺乏核心产品,发动机这个板块,第二缺乏品牌。
我再说一个现象,我们国家的家电行业,我认为已经基本上和国际接轨了。就是说冰箱、彩电、空调,我认为和国际上没有太多差距,按我的理解就涉及到品牌的问题,同样索尼一个品牌,一个飞利浦品牌,它为什么价格比我们国产的贵,实际上我觉得并不是产品质量,而是品牌,还有一个售后服务。你像海尔、格力,包括我们觉得我们国家很多品牌,这方面来说,国际没有太多差距,但在汽车工业里面来说,和国际品牌确实任重而道远。比如说奔驰、宝马、奥迪,那他们的汽车,真的无论是安全系数,舒适性,能耗,等等各方面来说和我们国内还是有区别。
那么这里区别在什么地方,我认为最主要是发动机。第二,整体的研发实力这个系统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所以,如果我上一个低端的下游产品,又进入了什么领域,和同行里面这种扭曲的价格竞争。现在我们很多低端的产品,靠什么?靠规模、价格。有些汽车厂我就不说了。它火爆了一两年,实际上现在走到一个死胡同里面去了。现在非常惨烈啊。我到国内的一个品牌店看,国外的一块手表,一套服装卖五六万块钱,你们女同志的化妆品,真的是这样吗?比方说一个女同志背的一个包能顶我们一台发动机,一台汽车。说真心话,我觉得是非常非常悲哀的。所以进入终端产品,最起码在我任期内,我是非常慎重的。但是并不排除在我的战略思考里面,一直不停地思考。
比方说我现在一直希望什么,利用玉柴这个发动机的平台,利用我们这一代中国在东南亚的发动机的性价比,我可以和全球最著名的汽车厂来建立本地化,把它的产品在东南亚,在中国市场里面,既实现了价格低成本,又大规模的实现了产业化。
还有就是利用我现有的服务网络,玉柴发动机的服务网络应该在中国的区域里面,全世界是最好的。我的竞争对手康明斯,说实话康明斯的产品品质比我好,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干不过我,很大方面是售后服务。我跟康明斯的老总说过,他要建立到我这种售后服务体系,他任重而道远,我要建立和他一样的发动机的品质,特别是他的研发实力,康明斯的研发实力不光是在发动机,他在零部件,在整车概念上的设计远远高于我们,我们两家是各有所长。
目前美国还有德国的一些全球的著名品牌,他也在跟我们广泛的展开合作。所以发动机进入终端市场的事儿,从我们战略上我们会靠略,但是我会非常谨慎。
现在我在工程机械产品链里面进入终端产品,应该说规划来说还是不错的。工程机械的板块,我们坚定不移在“十二五”争取做到300亿的规模。这个规模靠我们原来的小挖肯定上不去的,现在中挖、大挖平台刚刚开始,现在我们进入悬挖,我们有条件的话就进入到装工、汽车等等的领域里面。
这里面我想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先把我的研发团队要建设好,再我的产品储备好,我这点倒不着急,我们自己提出“十二五”的一千亿,说真心话,就即使实现不了一千亿,但我这个企业非常的优良,企业的竞争力非常的强大,我们的员工、我们的管理团队非常稳定。那时候我也会很宽心的。
玉柴的底气最重要在于人
新浪财经:过去五年我们玉柴的销售额从120多亿,大幅上升到了370亿,等于说再造了2个玉柴。那您现在定下的未来五年的目标,是要再造2.5个玉柴,那其实在玉柴地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然后又没有垄断利益的情况下,想要实现如此超规模的增长,我想知道公司的底气在哪里?
晏平:首先我到玉柴提出再造一个玉柴,我觉得底气就是玉柴管理的团队,玉柴的企业文化。
我们在广西玉林这个地方,没有任何的资源,我又没有物流的资源,我又没有人才聚集的资源,我又没有人居环境的资源。在玉林周边给我配套的也不多。给我们配套的主要是山东、湖南、浙江、江苏,如果比如说我在无锡,大连啊,哪怕我在中部武汉,我的物流成本一年能够省3个亿左右。但为什么我们能够多年来不垮,实际上我就深刻分析玉柴的企业文化。
我们有一大批非常热爱玉柴的人,我聚集了行业里面最顶尖的研发团队。正因为有这种底气,我们提出来在“十一五”里面再造两个玉柴。现在看很重要的,除了发动机板块,我们进行产业,对整个集团的战略我们进行了重新的调整。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实际我有这个底气的时候,一是人,二是我非常好的企业文化,第三我们找到非常准的企业战略。这三点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最重要的还是人。我是2005年进入玉柴,原来我是长期搞铁路,到玉柴来,说真心话是跨着非常大的行业。很多行业内的竞争对手想看我们玉柴笑话,有些行业对手跟我说,他说晏平啊,我们得靶了,他说玉柴肯定完了。但是我刚到玉柴来,我用了相当的精力,一个是做市场调研,第二就是人才的怎么样分析,重用人才。
我非常宽心的说,到玉柴来,我最大收获是我这个队伍没散,我这帮人没散,我在各种会议跟我们管理团队说,人才是我们玉柴的灵魂。人才不散,我的灵魂就所在,再大的困难,比如市场也好,竞争对手的发展,这个说真心话是一定要走这个路的,我们国家市场的开发,竞争对手和我们进入同一个竞争的道路,这个是必然的结果,这个不要有什么奇怪的。就是说人家没有的事儿,我们玉柴去做了,我们有玉柴,人家来做我们玉柴,这是必然的,关键就是我这批人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怎么对待这个问题。这是我想为什么你刚才说,为什么那么偏。
那么未来玉柴要做一千亿,我的底气在什么地方?实际上我现在给你介绍一下,我们整个在规划一千个亿里面,不是靠喊出来的,是靠项目支撑的,就是说我有多少项目,有多少产品来支撑我这个。
我给你数一下,现在我们玉柴已经从产业布局来说,已经完全实现了战略的重大布局。南面从珠海建立了我低速机的船机厂,西部资阳建立了我中速机的生产基地,在四川庐州建立了我大挖,就是60吨到160吨的挖掘机的生产基地,在江苏的常州建立了我中挖、大挖的生产基地。实际上就是说中部的我的工程机械基地在常德建立了,在天津建立了工程机械的营销的中心,在芜湖建立了我目前全球最好的高速机的平台,我们跟中吉、奇瑞,我们三家大企业联合在芜湖建立了我的中速机厂,我现在江苏的苏州和美国卡特彼勒建立了应该说是行业最好的再制造企业。我在山东的济宁和吉利公司合资建立轿车用的柴油机厂。
在浙江的台州建立了我们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基地,在大连、北海建立了我润滑油的生产基地。在湖北都灵建立了我农机的产业基地。从这个布局来看,我基本上完成了我整个的产业布局,就是跳出去,走出去。
我们有时候在版图上一看,已经不是完全过去的西部生产基地了,就是这些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那么将来我们引进人才,从资源整合,刚才讲到为什么我要到常州建立我的工程机械的新的产业基地。因为常州这个地方聚集了国内最好的工程机械的零部件供应商。我开发一个新的零部件,我三天整个信息图纸就可以过来。在玉林光人过来,坐飞机都要坐一整天。所以这种信息,这种快速反应,再有物流成本的问题。所以目前来说,我这个是靠我这个产品来支撑的。
大家你们可能也注意看,在青州,国家建立石化基地以后,我们马上跟进去。我们现在也上了石化里面下游的终端的产品,在9月份已经正式投产了,今年能做到5个亿的规模,明年能做到20个亿万的规模,非常非常赚钱。当地政府,包括各地区政府也好,非常惊叹玉柴,切入能源化工这个板块,而且没想到我们上那么快,马上就见效益了。今年青州这个板块,应该有几千万的利润,才建立几个月时间。从整个来看的话,我们六大板块来支撑我们这个千亿。
原来光做发动机这个板块,说真心话,做到天就做到五百个亿,而且光做高速机也做不到五百个亿,我们现在做什么,做中速机,做低速机。我现在要做船电,船机,就是发电机组。过去我们发电机组都是小的,现在我要做大的。而且我们今年整个船电这块的发动机,我们今年做了两万台,过去是一千来台。也就是我整个产品的提升,整个产品的升级也好,我这个拓展都发生的根本的变化。
所以我们提出来这个千亿,只要国家的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问题,我们玉柴人不浮躁,我本人能静下心来带领好我们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是完全有这个希望。但是详细的话是有很多困难的。刚才我讲到,学来的整个资源就做400亿,我们要实现 动态的跨越,比如说我的土地资源,刚才讲到我的产业布局,我的产品开发,整个千亿以后,玉柴要达到5万人,现在我才2万多人。我的管理团队,我的研发人员的储备都要适应。
我再给你说一个现象,我现在每年招大学生超过一千名,一千名大学生到我玉柴来,就这个住宿现在都成了问题了。我现在考虑什么地方,我现在产业已经整个国内布局完了,我招到有些到珠海来,有些到四川来,有些到了江浙的,有些到了江苏。人才相对好引进,如果都集中在玉林这个地方,特别特别难。而且还有个现象,我们招的大学生里面,在大学里面不谈恋爱的,基本上我能留的住,要谈恋爱的还真不太好留。
为什么呢?说我们不敢恭维玉林周边的环境,很多大学生不拿杭州、成都啊,不说拿北方,拿武汉这二线城市和我们玉林比。那相对来说我们这里面的条件和人家不一样,但是我现在产业布局已经全国化了,真正能留在玉柴的是什么呢?就是真正在专业领域内,比如说在内燃机里面的,或者限制于事业板块里面的。实际上我现在也聚集了很多的专家,专家的夫妻俩和孩子都在玉林,而且都成为我们那非常非常好的研发里面领军人物。
但是你要理解80后这帮大学生,他们毕业以后,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和我们这代人不太一样啊。我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到英国留学了,我动员他会玉林,他也不会去啊。有时候我也自己反问我自己,就是连我自己的孩子,他不太愿意会玉林,那我们对这种大学生,我非常理解他们。就是80后的孩子,他的这个价值取向和我们这代人不同。
我是1977年离开,我生在玉林长在玉林,当我在外面,我在大连,我在柳州、南宁,我在深圳广州,我工作27年以后,我能回到家乡工作,我并不是我有多高的境界,我是对家乡的文化,我很熟悉,我知道玉林的整个状况,因为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对这个文化比如容易切入这个文化。
那么如果是让从来没有在广西待过的,你让他能留在玉林,我们真要下点工夫。这点,实际上我自己很自豪地说,我两三千名的研发团队,他们能够举家留在玉林,我们有些五六十年代的工程师都是外地人,我的博士那里面本地人真不多,他们能够来到这里,这个企业一定有他的精华,一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也就肯定有它胜人一筹的元素在里面。所以要是这种现象探讨起来,这些说的都是企业文化的问题了。所以一千个亿的整个筹备来说,我们是很有底气的。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