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山工机械
广西玉柴晏平: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活力
www.6300.net   2011-12-09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2011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延续了二季度轻踏“减速板”的态势,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不同程度放缓。内忧外患仍然是悬挂在中国企业身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中国企业将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 ...

  新浪财经:我们确实要探讨一下您刚才说的问题,因为您好多次都提到人才的重要性嘛。其实我在网上也搜到,你以前说过,我当董事长,想挖我的人才就别想,挖走的也不是人才。那其实您为了留住这些高端人才,有一些什么具体的方法,或者是激励措施吗?

  晏平:社会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留住人才实际上也是应该与时俱进的。在五六十年代的上个世纪,主要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那时候很多是靠觉悟留人才。当时那一代人,就是祖国的需要,真的是祖国需要,党的需要,是作为第一需要的,他没有太多的其他要求,所以说他克服了很多困难。比如说上海啊,沿海的地方到了边疆啊,到了西北,到了西南的地方,那时候人才留住是以国家的这种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人才的信息化,世界的这种距离在不断的变小以后,我觉得留住人才要与时俱进。我觉得我们玉柴留住人才,特别是我来以后,我觉得我是动了点心思的。

  第一个从我做董事长,对人才这个队伍建设,一定要传递给所有的玉柴人,特别是我们的管理团队和我们的研发团队,董事上是用心跟你们相处的。后来我有句话怎么说,管理这帮人,带领这帮人,不能对管理产业工人一样,一定他们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他们对自己的人格,对自己的人生观,对自己的价值取向,因为他们有文化。所以整个和他们在建立这种新型的关系里面,作为主要领导,要用一颗特别特殊的心去和他们交往。

  我记得我们的博士跟我说的这句话是对我的最高奖赏,他说董事长,我们有任何事情,一般当天你肯定要见我,这是他们对我第一句褒奖。第二他说,我一年内能见你4次,以前的话,我们4年见不到一次。实际上我一年不只跟他们见四次。这句话实际上我觉得非常朴素,为什么?我到一个大企业去,我们那帮博士研发人员能够和董事长零距离接触,能够经常和董事长的思想这种交流和碰撞。实际上对他们来说,这种价值观,完全不一样,得用心经营。

  第二点,我们对留住人才的制定这种政策里面,一定要与时俱进。薪酬平台是很重要的。就是我制定这个薪酬平台,对我们的博士,对我们的专家,我们确实是有很多很多的这种政策,我必须得这么去做。

  你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来的博士,一般我能免费提供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还装修好,带家具的。对于博士的薪酬里面,我们是有特殊的,我们有谈判工资,就是说你跟我谈。比如我是个博士,我有什么本事,我可以值多少钱。我们这儿没有规定的,你谈判。对于我的首席专家,年薪过百万的,我们也给他配了轿车。有些硕士的后续教育也好,他的深造也好,因为我们跟国外联系比较多,这个要因地制宜。也就是说,你不能说这个人在这个企业里面值20万,那我这里要25万,我觉得不用那么衡量。他是到你这个企业值多少钱,他给你创造多少价值。所以我在我们这个研发这个团队里面,工资我们也比较拉的开,要高的话确实很高。所以这个薪酬平台是很重要。

  你比如说再一个问题,刚才我讲到,还有一点整个企业的文化。我们整个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把研发,把这帮工程师的队伍放在一个什么位置来对待。他不是停留在报纸上,不是停留在大会上。而是停留在非常的细节里面去。我们的研究院也好,派去研究院的干部好,我跟他们讲,选拔这个干部,除了对管理以外,他一定要有一颗真正热爱工程师研究员的心,我才能派他过去。而且我在大会都讲过。我们在每年有很多的活动,都是非常人性化的。围绕这些活动,给这帮专家。那当然专家有困难的时候就不用了,我们党委工会,我们的行政领导只要在专家团里面,比如说我们有些专家,家里有什么困难,生老病死,有什么喜事,都是第一时间。

  有个专家跟我说,我在外面工作了很多年,当我家出现问题,领导一般不到场,在玉柴不会。只要有任何事情,我跟你说这种场面,这种情景会非常感动。我每个季度,我都坚持和我们的博士团队,和我们的首席的董事,我们都见次面,吃顿饭。春节前一定要跟大家座谈一下,我每年都给他们一份特别有意思的纪念品。你看头一年,每人给他两条中华烟,我们研发这帮人都抽烟,每年或者说专门给他们家里面送两瓶茅台酒。每年就是说,我准备什么呢,这个钱不在多。按我们的博士说,他兜儿里揣两盒中华烟,他给他的爸,他妈,他岳父的时候,说董事长给我的烟,他自己本身并不抽。他有句话跟我说,他说我特别有面子。这个有面子有时候我一想,他非常朴素,他我跟董事长是管理几万企业的。他说我有时候到别的企业去,不用说董事长,连他们的部门领导,他都看不见。

  在玉柴我们所有研发人员,特别是重要的研发人员,他所有的苦恼,他所有的委屈,他可以跟我是直通的。而且我有时候放出狠话来,我说如果你们要不尊重他们,我肯定不尊重你们。这话我是大会上讲过的,我是我们这个研发团队里面,我就是他们的后台,我就是他们的主心骨。他们做的不够,你可以批评他们,但你不能整人,你不能不尊重他们。人都是有毛病、有缺点的,我也没敢说我们研发人员都是百分百的完美,管理是另外一码事,但是一定要充分尊重他。

  刚才我一开始讲过,管理这个团队不能对管理一般的干部和产业工人那么管理,因为什么?他们有很强的人格,有很完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有文化,他上知道五千年历史,他看的书比我们还多,他可能追求这个人格,追求这个企业文化,他需求的层面,往往比我们产业部门多的多。所以管理这个人你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有人要说,你怎么能管住,我叫用心的经营。

  光给钱还不行。你比如说有个人说,他在一个企业里面拿了很高的薪酬,别人就说你拿高薪酬,你自己干去吧。在玉柴不会,玉柴我们每年对专家,奖励啊。比如我再举个例子,“十二五”我要引进可能将近5000研发人员,怎么办?第一我现在跟地方政府说了,200亩地,我要盖三四千户,专门给大学生盖的,现在正在规划,而且在玉林是最好的地段。我现在珠海、芜湖、常州、天津、四川,我每到一个地方建工厂,我都要当地政府给我一点地,我就是建立这种经济安居房,主要是给我们研发团队。

  我首先解决他后顾之忧,给我的话,我盖的便宜啊。比如在珠海,卖到八九千,我卖给我们研发团队,不会超过四千块钱的。我帮他去做,而且我要求管理干部一个也不能参与。特别是我们这些高管,都不能动这个,不给他们,就给研发人员。我在玉林,我要给最好的地方更大学生盖,工人也要盖,不给工人,工人走了也不行,那么我就在另外一个地方,我要盖将近一万亩,现在正在规划。

  那么”十二五”里面,我首先要把我的刚才讲的资源这块,我有将近2万多人,我怎么留得住用得住他们。我们真正来怎么关心他们,企业应该支出一定的这种成本。特别是刚才一直在讲到的研发团队。用心,搭上一些财力,我觉得这都不是主要的。有一些企业很有钱,为什么用不住。因为我们国家有些企业是名企业,当他做大以后,他这种家族式的管理凸显出来了,对人怎么尊重,他觉得企业是我的,你就是给我打工的。错了!这种企业不是百年企业,我们有研究过全世界比较长盛不衰的企业,德国也好,美国也好的企业,你只要研究他,企业文化都非常非常浓。所以我们玉柴可能也要走,特别是我在主政玉柴期间。所以刚才讲到的,能够这帮团队这帮专家留得住,我的产业部门没有问题。

  产业部门这个队伍,有进有出,而且网络上贴的也有一些意见的,他们的工人有说工资低了什么的,我们在制定薪酬里面,一定要优于当地的工资水平。这个产业工人的薪酬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消费水平。

  研发团队的薪酬水平一定要参考我的行业水平。就这个人在玉林,在杭州,在上海干,他是什么水平,他值多少价值。再有非常良好的企业文化,我把企业文化叫做什么呢?我把企业文化叫做就是水,无处不在。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

  新浪财经:刚才您也说,说千亿玉柴就会上项目了,就是在产业方面有很多扩张,可能也要引进很多的人才。那在引进人才当中首先就是很难找到合适,然后就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您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晏平:这个是必然的趋势,这个可能也不是玉柴发展过程中的。我觉得在引进人才的话,应该是多种方式并存。你比如说我现在我集团公司里面,我要引进我的质量总监,我现在要提升我的质量,现有的这帮队伍已经走到天花顶了。那怎么办呢?我在欧洲,在日本退下来的顶尖级的这种质量管理专家,我把他反聘过来。他们过来,我不一定要他一年365天在这里,你得有一半或者三个月时间给我,他干什么呢?主要给我提出整个体系建设的总纲。他来从第三者的眼睛,对我们整个未来的质量提升的问题所在,建立我们的文本,他主要对我负责,这个是一种引进人才的方式。

  我自身每年引进一千多名大学生,是我自己要培养的,这个是坚定不移的。再有行业里面,行业里面人才的引进,现在已经是全球化了。你们也知道猎头公司有的是。那么我在行业引进里面,我不光是国内,实际上是全球范围的。

  我现在实际上在技术方面的专家引进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好。我现在最缺什么?综合性的管理人才,特别特别是我们的人力资源,我的企划,我的法律,这一方面的顶尖级的,就是具有国际背景的,又有非常强的策划能力的。这种能力的人,这种人才不是钱的问题。我们真正碰的困难在这里。

  比如我举个例子,我现在物流板块,我要求他们在今年明年完成什么呢?董事长是由现有玉柴的,但这个总经理一定是行业里面找的。我现在物流已经做了30几亿了。要做到100个亿。我给他们下了个结论,靠他们这个团队肯定不行。因为什么呢?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的。在完成了原职务的简单的这种企业的过程中,他们的使命基本上完成了。我就引进一个职业团队。我在我们的工程板块里面,我现在兼着工程公司董事长,我说明后年,我就辞去董事长,给现在总经理做,再引进一个职业总经理,而且这个总经理最好是有跨国背景的。

  为什么要跨国背景,我要非常高的视野。因为我的产品现在不光是卖给中国了,他一定是卖给世界的。我们可以学习很多国外的,为什么能够进入欧洲,进入中国。中国人并不笨,恰恰在管理团队里。

  所以这个人才的储备来说,刚才我讲到是多方面的。我们自己培养已经来不及了,就是不够。但是未来五年里面,我一定要储备我的基础的人才基础。比如说我整个职工的大学生的构成,我这个结构要非常良好。他们三年五年一定会成为玉柴重要的支柱。但是我对顶尖的人才,我在行业里面,我对引领这个技术方面的,我会用不同的方式。所以现在我们也正在开始做,而且对我来说,已经摆在了议事议程上面。

  玉柴因为处于玉林的地方,相对本地的管理干部来说,视野、境界、知识面实际上是软肋。所以说我经常告诫我们团队,我说让你们多学习,我并不是要他们回家天天看书,而是什么,一个学习管理经验,一个思考国外同行的成功的经验。你要对比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你要对比你和同行的,竞争对手的优点,要对比的。后来我跟我们的团队说,比如说我管生产的,为什么人家的流程,为什么人家的物流就比我们好。你笨吗?不笨。他没有去思考,他满足现状。

  我跟我们的研究院长说,我说你这个院长你要具备什么水平,你就标准国际上前三位,前四位。标准了要把我们的研究院建成国际前几位,他到底具备哪些东西。不是给钱啊,我已经给了几个亿,不是靠给了几个亿啊。你比如我们的设计流程,我们的设计规范,我们这个专家设计,他怎么来建立这种有效的管理机制。

  你比如我设置这个产品给这个人生产,卖不出去,他不管。我设计完就完了,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看了国外的一些专业的咨询公司,他们为什么有强大的生命力,他这个设计师从成本到市场的敏锐度非常非常好,他说我设计产品,既有成本,还得在市场上卖的出去,还要好用,性价比还好。我们这方面来说可能还是软肋。

  所以这个过程中,我跟我们管理同志说,这个学习并不是大家会去看书,在一起研究。并不是这个概念。我们现在缺乏什么?缺乏一个极强的这种事业心,第二还是缺乏对事物的这种深刻的分析。有时候他这帮人并不是懒,他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工作。有时候我告诫我自己,有时候我老问我自己,为什么我的竞争对手做的好?这是我老问我自己的,第二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一些民族企业,你比如海尔、华为(微博),为什么能够走国际化?为什么他们能够市场占有率国际化那么高?为什么他的研发这么有生命力?实际上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非常注意观察他们的企业文化。他的董事长怎么带领这个团队,这个团队怎么建设,实际上这是我们需要考虑得问题。

  刚开始可能我讲过,战略我已经定了,这个我没有动过,六大板块,两个产品链。这个我们坚定不移。有些人问我一个现象,说晏平你为什么从来不做房地产呢?按我玉柴的资金链,按我玉柴的品牌度,我做房地产,我一定不比别人差。我不做。第一房地产真的来的很快,但是他毕竟是短期的。第二房地产灰色太多,从我晏平的人格来说,我绝对不沾这个东西,这个灰色我就不好了,我不去沾。我靠什么,我靠我们的本质,我靠我的研发团队。

  我发动机在国内是做最好的。我们有些高管跟我说,说董事长你为什么不做这个,来钱快。我们国内我也不说了,都开始做房地产,是来的快。可能从我的价值取向来说,我赚的钱我知道啊。我在南宁,我在玉林我开房地产,谁干的了我?我的信誉度非常好啊,我不去做。这里面可能每个人思考的问题也不一样,作为一个企业家,特别是一个主要人,我还是想把我们的产品,真正做的将来在世界上顶天立地的这种东西,那不光是靠我这代人,可能靠两代、三代。我们中国的发动机要真正和世界接轨,我估计还真的要很长时间。

  贾庆林主席上个月到玉柴来,他看到玉柴,他非常高兴,但他也告诫我们,他说我们航空母舰,我们航空发动机,基本上还是靠进口的。我们车用的基本上把国外的都拦截住了,我们轿车的柴油机基本还是国外的。这些是我们的空白啊。

  但是我们要的和国际的同等的水平,真的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为什么呢?这个整理不是靠我一家的。你比如说有时候一个零部件,我现在发动机(欧Ⅲ以上的)有一个喷射系统,现在基本上还是全部依赖于海外进口。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我在呼吁卫星上天了,为什么这些核心零部件还让国外一统天下!并不是中国人做不了,而是国家没有摆到战略位置,靠一个企业是做不出来的,靠一个研究所做不出来,靠一个大学,一定要联合国家的力量。为什么?这种核心零部件涉及到很多,材料、爆炸、机械等等各方面的,不是一家能做出来的,这个是要国家的战略。

  我提的很高的建议,我说由企业牵头,大学作为研发结构,中央给我们一定的财政补贴,用三到五年时间,我们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怎么说呢,我们有什么挺着急的。我们可能这种企业家的话,人家说还不够重啊,所以在人代会上说的,为什么卫星能上天?我说要一个企业做,卫星也上不了天。是全国人民,他整合了国家的资源,他一定能做到。中国人并不笨。

来源:新浪财经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