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芮成钢:张秀文先生。
张秀文: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中国公司应该说在这几年发展得已经够快了,但是这仅仅是数量上的,应该说还是一种粗放的。支撑中国公司下一步快速发展的,应该寄托在技术的创新,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真正称得上创新技术,应该说寥寥无几。
还有一个就是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前一轮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过去我们也有国营的,也有民营的,通过自己努力的基础上,迎来了这么一个机会,抓住了这个机遇来发展的。下一步要想再进一步发展,必须是技术、人才,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和优秀的开发人员支撑这个企业的话,是支撑不了下一步的发展的。
再一个,就是中国的企业这几年在国内市场上不断地拼搏,应该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下一步就面临着要走出去,因为中国的市场早晚有饱和的时候,像上两轮的对话也已经讲到了这个问题,我就不说了。那么下一步中国公司怎么能够顺利地、稳健地,并且能够被世界市场认可的这样走出去,才是有效的路,我个人认为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做工作。
芮成钢:何清华先生。
何清华:我的观点跟刚才张董事长差不多,这次主办方要我写几句话,工程机械这几年发展确实是一个奇迹,但是要冷静地思考,我们技术要更创新一些,产品要更绿色一些,资源占用更少一些,我们心态更淡定一些,我写了这几句话。我确实认为中国的企业发展到现在,在苦练内功这一块,我认为是最值得关注的,这块在管理和技术上,我认为要达到跟国外的跨国公司的水平,我们从这几年的发展,在规模上,形式上,好像已经做得像模像样了,但是从内涵的角度来说,还是缺乏积淀,无论是从管理上,还是技术上,这个有些是可以短时间超越的,有些是不能够的,它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这块我认为对工程机械行业特别重要,刚才一记者采访就说到高端制造,高端制造这块,如果我们现在提出来要转变生产发展方式,要发展新兴产业,这方面为什么效果不是很大?我认为还是这块要看到发展新兴产业,转变正确方式,它不是一个捷径,这个需要更多的在管理上,特别是技术上的积淀,一些先导的技术,因为我们这几年发展,我发现我们大的技术上,我的分析,这种先导式和跟随式的,目前跟随式的是比较多的,它确实可以在短时间把规模做得很大,但是市场现在到了一定的时候,需要的就不是这种增长方式了,而是要靠这种先导性的技术,你就要提前 ,先导技术的产生是个全过程,它从基础研究慢慢到设计、样机等等,这个全过程,跟随式的往往是比较简单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确实需要企业有一点定力,要有一个风险观。所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技术上有积淀。
在管理上同样如此,刚才张总说的我非常赞同,我们中国企业管理确实粗放型比较多,比如资源占用这块,我们现在厂房设备,这几年我到国外看得比较多,他们的厂房设备未必比我们中国很多企业好,但是他们的产品好。特别感受深的,像元器件我们国内讲得比较多的,我们国家在厂房设备投的钱是人家的多少倍,但是就是缺乏在管理和技术上的积淀,这个积淀是要一个比较不浮躁的心态,沉下心来干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