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于外资公司在中国想继续永久地生存下去的话,我觉得这个是必须的,你必须是跟中国的企业是同等的待遇,你还必须要本土化,这个本土化包括你的研发也要本土化,不仅仅是冲着中国的市场有吸引力做点产品卖进来,而是要在这个地方,针对中国用户的需求,要开发出适应市场的研发。同时他的管理也必须本地化,我最早是跟小松合作,并且合作得非常愉快,我也在合作公司工作过,感受非常深,小松之所以在中国做得这么成功,就是他的管理本地化做得最早,也是最好,现在小松上海投资公司的总经理王先生一直是在这儿工作,所以管理本地化也是他们必须的。
另外,他们还必须对中国文化做很深的了解,这一点出去到任何一个其他的民族,可能都有这个问题,这也有一个事例,好像是相对来讲,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日本的企业和韩国的企业要比美国、欧洲的企业能够更早地认识中国,并且也能够做得更到位一些,所以他们确实是有变化的,这个我相信他们也知道。
主持人芮成钢:何清华先生,您认同张秀文先生的观点吗?
何清华:我基本赞同,我认为首先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长久存在下去,这个已经是不成问题的事了。再就是这个可能产生一些感觉是,原来我认为是超国民待遇,那不是一般的超国民待遇,这个我非常清楚,外企在土地等等方面简直没法比,有很大的反差,这个反差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但是反过来讲,从长久来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国家里面,不可能只有外资企业,肯定也有中国企业,中国企业要做强,中国企业要做强,肯定大家要在同等的一个竞争水平上,大家才是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的环境。在中国企业,目前相对面临的问题更多一些,比如说我们要走出去,我感觉到欧洲是比较开放的,比如在汽车行业,同样一辆汽车,像本田,在美国大一些,宽一些,自动门,比中国还便宜一两万块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应该是一个很开放的,很好赚钱的地方。另外中国的雇员,怎么让他有一个平等感,不要让他感到是一个二等公民,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外资企业在中国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芮成钢:王靖童先生,您的看法?
王靖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简单说一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现在中国市场从很多的产品来讲,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国内公司必须是有非常强大的后方才能走出去。反过来,外国企业到中国来,因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有非常完善的供应链,也必须是托付中国的市场,制造产品,然后出口到了一个新兴市场,这样的话,从国内企业来讲,是怎样走出全球?从现有的跨国企业来讲,是怎样保护它现在的成熟市场。刚才说了,中国或者是以后的印度这几个国家,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市场。中国市场既然这么重要,我也想趁这个机会有一些很肤浅的看法。
第一,我们早上已经说了,我们行业规范要把它做好,避免一些厂家为了追求非常短视的利润,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形象,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们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力度,因为很多的国外公司,刚才几个同事都说了,他们害怕,而且非常担心把他们最新的技术拿到中国来,会不会很快给有些企业抄掉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