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热门搜索: 起重机 | 挖掘机 | 装载机 | 泵机 | 压路机
星邦智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其他
山工机械
潍柴新棋局
www.6300.net   2012-10-10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导读:  “我没太听清,您刚才是说此番重组的全部投入都是自有资金吗?”一位外媒记者一着急,索性抛开翻译,直接用中文发问。  这是2012年9月3日,发生在中国潍柴动力与德国凯傲集团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上一幕。 ...

  可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潍柴处于核心的发动机产品已经获得了极大提升,并依靠并购重组进入到汽车、工程机械、游艇等终端领域。

  当提到“全产业链”时,可能许多人会想到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再到“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但这其实只是表象。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是为了产业链而产业链;打通上下游,除了所谓的协同效应外,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能够近距离、全方位接触所处领域的整个价值链,进而识别、攫取其中的利润增值点。

  2005年,当潍柴重组湘火炬时,中国重卡行业正处于下一波黄金期的前夜(此后五年,中国重卡销量从24万辆一路飙升到2010年的101万辆);2009年,山东重工成立时,工程机械行业即将迎来最后一波狂欢……这些都助推了潍柴动力销售收入、净利润的连年上涨;然而,祸兮相伴,如今,上述两大领域的不景气也拖累了潍柴动力的业绩:继去年收入、利润均小幅下滑之后,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已同比下降49%。

  当下游迅猛发展的时候,不管是“整车”还是“整机”,都值得提倡、投资;而一旦市场疲软,企业显然不能抱着一颗树吊死,得积极另谋别处。这也正是潍柴集团并购法拉帝的价值所在——毕竟,豪华游艇这一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与工业品的周期性关联较弱。

  或许,谭旭光早已对这一切有过透彻的思考,所以他才一方面对陕重汽笑称“咱们不差钱”,另一方面却对追加投资并不积极——除了2007年“被迫”与陕西省国资委4.16亿元的同比例增资以及延续湘火炬时期的“陕重汽新基地”项目外,其他投资额有限。在谭旭光的逻辑中,既要进入下游以便识别价值链、打磨“动力之剑”,又要保持适度规模,以规避未来市场下滑时无谓的产能放空,降低折旧等成本。当然,投资规模的大小和“控制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谭旭光可以决定资金流向(花在什么地方)、经营运作的方式、回收发展的路径等,一切都会不同。

  战略就像下棋,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虽然2011年作了充分准备,但从结果来看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也暴露出陕重汽在核心能力方面的差距。”2011年,中国重卡市场整体下滑13.44%,陕重汽实现重卡销售10.03万辆,基本与2010年齐平;在许多人看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已属不易,但其总经理方红卫的这番话,却分明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中国重卡已经终结了高速增长的“冲量时代”,未来将逐步步入追求高品质、绿色环保产品的新阶段;与之相应的,技术等综合能力的竞争与较量日益激烈。这就意味着,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客户购买力的增强,携带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与中国市场对接的空间也会拓宽。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外合资的力度不断加大:上汽+依维柯;中国重汽+德国MAN;福田+奔驰;江淮+纳威司达……就连包头北奔都和韩国现代搞到了一起!唯有陕重汽,还是“独行侠”一个。

  对谭旭光来说,这也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长期以来,潍柴发动机主要给第二、三阵营的重卡企业配套,如果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像福田、江淮一样有了新的合作伙伴,该怎么办?退一步来讲,即便没有与外企合资,随着产业格局的变化、企业实力的增强,整车生产商自己开发发动机的意愿也会上升——试想,有多少人会愿意把占总成本那么高比重的核心零部件假手他人?

  “老谭一直思考的,是潍柴作为一家零部件公司的转型。”一位接近谭旭光的业内人士说,“他一直在为潍柴寻找类似‘发动机’这样能够‘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支点。”

  2012年4月,当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谭没有让它溜走。

  下一个爆发点

  对谭旭光的商业思路做个总结:发动机——全力以赴;整机整车——适度、选择性发展;核心技术(电控、液压等)——通过各种手段掌握,以便能够自由行走于有增长前景的下游市场。

  许多人都从钱诚的话中,嗅出了一丝寻捕猎物的味道;只是没想到,扣动扳机的时刻会来得这么快。

  “在动力总成上,我们已经有了足够多的产品;但在动力系统方面,还有所欠缺,会在合适的时机考虑并购。”2012年6月18日,在山东重工海外战略会议上,潍柴动力副总裁钱诚“神秘”地说,“现在我所能透露的就这些,未来进展请大家注意公告。”

  很快,两个月之后,潍柴或将重组凯傲的传闻就从德国传来;8月31日,潍柴动力正式发布公告,确认了这一消息。

  凯傲集团是欧洲领先、全球第二的叉车制造商,旗下拥有林德、施蒂尔、芬威克等六个品牌系列;截至2012年6月30日,其净资产为-5.32亿欧元,净利润2574万欧元。林德物料搬运公司是凯傲的全资子公司,旗下拥有林德液压。

  虽然在此番重组中,4.67亿欧元是用来收购凯傲25%的股权,2.71亿欧元用于获得林德液压70%的股权,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林德液压才是真正的“猎物”。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财富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专题推荐
关于6300 | 本网动态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信息 | 法律顾问
客户服务:6300@6300.net 服务热线: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045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