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我们看来,在并购的过程中,并不是说所有的并购都能够来帮助你获得你想要的东西的,也许除了你想要获得的这些东西之外,通过并购,你也获得了一些新的责任,比如一些旧的股份,或者是一些很旧的技术,或者是人员方面的一修遗留问题等等。在日立,当然了,我们的并购到目前为止,整合做得还是比较不错的,我们在日立内部叫做日立联合国这样的一个机构,我们在做并购的时候,我们是需要耐心的,我们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但是嘴巴只有一个,这是我过去的经验。
主持人芮成钢:Michael Mack先生。
Michael Mack:当我考虑到并购的时候,我觉得大多数的公司都应该对于并购持有一种清醒的头脑,如果我们看看麦肯锡在过去所做的研究的话,他们评估了他们的并购,从财务的角度,以及从战略的角度来说是不是能够通过麦肯锡的测试,有很多公司都没有通过这样的测试。我们看到,在并购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公司在并购之前非常地成功,但是并购之后呢,并没有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利益。我觉得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财务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甚至是在同一个国家之内也不例外,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公司之间也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有一些公司他们处境非常困难,有一些公司正在跟其他的公司进行兼并,但是在兼并的过程中,文化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去谨慎地对待。以及我们是不是能够成功地应对这些问题,这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我们合资企业来说,来自于日立的同事提醒了我,实际上我们也有着长期的历史,我们跟一个企业合作得非常成功,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我们的产品非常好。另外我们也有包容性。除此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合作各方是相互支持,互为补充,我们给这个合资企业带来的并不是重叠的东西,而是把我们更多的优势带到这个合作企业中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芮成钢:Herbert Ortner先生。
Herbert Ortner:欧洲有一个很大的起重机的生产商,在欧洲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我们当时对这家公司进行整合,让他去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我们的终端用户,在他们使用我们机械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效率,我们觉得只有进入到美国的市场中,我们就必须要遵循当地的这些价值观,我们要必须成为一个本土化的公司,如果我们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话,我们就必须要遵循中国市场的做法。
当然了,对于我们的美国同时来说,他们对于中国市场肯定没有像中国的同事有这么深入的了解,所以我们觉得在做并购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些文化方面的因素,最终我们需要在战略角度方面确保我们的并购顺利地实施。还有,我们认为财务方面的调查,对于我们的并购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在财务调查方面做得不好的话,我们会在合作中损失非常惨重。所以我们在做并购项目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而且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实现我们业务本土化的增长。我们在中国要成长为中国的一家本土企业,在美国也是如此,我觉得只有通过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实现这一点。
主持人芮成钢:Thomas Schulz先生。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